“陛下,那英吉利距離咱們畢竟太遠,戰線拉得太長,他們補給都成了問題,就算英吉利人在附近保有一些殖民地,從這些殖民地可以送給他們補給,但是海上的情況畢竟艱難難以預料,他們和咱們打海戰勝算不大。”
羅勇並沒有急著反駁寧凡,而是從另外一個方麵論證大康仍然有勝算。
剛才寧凡說的那番話,其實也並非完全悲觀,而是一種激將法。
他要激起羅勇心中的好勝欲,畢竟在這場戰爭之中,羅勇還是統率,而寧凡作為皇帝雖然穩坐釣魚台,製定總的戰略決策,但是真正戰術上麵還需要依靠羅勇。
“那就不要等了,迅速在海岸線上築起炮塔。”
寧凡早有此意了,此時聽到羅勇反抗的決心,十分的強烈,他也露出了笑容。
事實上其中的關鍵寧凡早就想透了,那英吉利人在想什麼?
寧凡也猜到了,英吉利人並沒有把大康視為對手,而是把大康視為一個強大的附庸國,在英吉利人眼中,大康未來就是他們的附庸國。
可惜這一次英吉利人的算盤注定要打錯了,寧凡要給英吉利人一個下馬威,要贏取一次和英吉利人公平平等對話的機會。
其實寧凡一直都信奉一句話,真理永遠都在大炮射程之內,和敵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隻有和敵人比拳頭,誰的拳頭大誰的拳頭硬,你才能有說話的機會。
最近幾天風浪特彆大,暴雨傾盆,但是羅勇卻並沒有懈怠。
他命人冒著大雨將大塊的石頭堆砌到海岸線上,築成長堤,並且築起高高的石台,隨後在上麵用水泥築成堤壩,開始製造炮塔。
雨停了,寧凡赫然發現,在這幾天下雨的過程之中,龍鱗軍赫然築起了一條長達2公裡的石頭長堤。
英吉利人要進攻大康,有幾個登陸的地點,但是很多登陸的地點都是茫茫無人地帶,也隻有千燈鎮港口這個區域才是最適合,也是直接切入大康最繁華核心地帶的區域。
英吉利人如果真的要想讓大康臣服的話,那麼從千燈鎮作為切口是不二的選擇。
所以在防禦這方麵,寧凡根本就不做他想也沒有把其他可以登陸的地帶作為可選地點,而是直接就在千燈鎮這個區域布防了。
數百門大炮被安置在臨時鑄造的炮塔上麵,看著一門門火炮,再看到龍鱗軍戰鬥昂揚的意誌寧凡這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或許英吉利人在海上耀武揚威,但是到了陸地上那可就未必了。
在槍炮這方麵,大康未必就輸給了英吉利,至於在海戰之中為什麼失利,完全是因為海戰之中大康的艦隊海戰經驗不足,導致的也並非大康的船隻技術不如英吉利。
看著第一道防線已經設置成功了,寧凡才是鬆了一口氣,當然在第一道防線之外,還有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這些都是為了英吉利人所準備的。
“陛下,臣曾聽說,江北的兵器製造局現在正在研究一款新式的海船,這種海船並不浮在海上,而是潛伏在海水之下,真有此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