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另外三個人才華蓋世,但是並不適合走仕途,將來當一個文壇領袖也是綽綽有餘的。
喝喝茶,聊聊天,不知不覺已經快接近中午的時間了,這個時候各個辯論場地上也終於推舉出了今天辯論的冠軍。
“社長,咱們大家討論之後,今日王洪恩的觀點是廣受認可的社長,不妨聽一聽。”
寧凡抬頭看去,微微有些吃驚,這名叫做王洪恩的書生,其實已經不再是書生了,或者說是一個中年大叔,看樣子應該有四十幾歲了。
寧凡向王洪文看過去的時候,王洪恩也在抬頭看寧凡,四目相對之下,王洪恩立即低下了頭。
隻是一眼寧凡就頓時明白了,這個王洪恩怕已經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了,看來此人有些不簡單。
“說說吧,說說你的觀點,說說你對江南改革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寧凡倒是寬厚,他雖然懷疑這個王洪恩的來曆到底是什麼,但是此時寧凡卻表現得很快,自然仿佛根本就沒有洞悉王洪恩的真實想法。
“江南的改革重點在於分田地,重點在於把那些被土地豪強霸占的土地重新歸還給百姓,百姓有了生產的田地,將來就可以增大產出。”
“隻要產出增大,那麼我們大康的財富無形之中就會增長,而且百姓擁有了自己的土地,他們種地的時候會更加的儘心儘力,土地的產量也會相應的增加。”
“土地的產量增加交給朝廷的賦稅減少,無形之間增加了百姓的財富,那麼百姓就有更多的財富去養育子女,那麼人口的增長就會加速,隨著人口增長的加速,一些必要的商業用品的銷量也會增加連帶的,相應的產業鏈也會漸漸地繁榮起來。”
“以我的觀點,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所有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江南的改革將會成為大康興盛騰飛的第一步,也會形成一個強勁的動力。”
王洪恩這個人起初還有些拘束,不過到了後來就逐漸有些放飛自我了,他說的話字字珠璣,寧凡是聽得內心暢快不已。
不等王洪恩說完,寧凡就帶頭鼓掌,緊接著數百名學子也開始鼓掌,震耳欲聾的掌聲傳來,王洪恩的臉上也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據我從一些小道消息得知,朝廷馬上就會大選天下賢才!不過將來的科舉恐怕有些變化,八股文將不再是科舉考試的重要科目,將來的科技將會重點在於文章,算術,化學,物理,甚至木工,音樂等等。”
“朝廷會根據相應的情況不拘一格地降人才,隻要有才華,將來在咱們大康就有展示才華的地方,就一定會得到賞識,一定會有用武之地。”
寧凡侃侃而談,周圍的學子們都是聽得熱血沸騰,這些學子們絕大多數都是寒門出身,而寒門出身是得不到推薦名額的,得不到推薦名額就自然無法進入仕途。
朝廷要開科舉選拔人才了,這是萬事之功勞,因為在此之前朝廷選拔人才唯一的準則就是推舉。
他若沒有世家門閥推舉的話,那麼想要當官做官幾乎不可能,讀書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淪為清流,成為那些世家大族依附的門客,為他們提供智囊而已。
而寧凡今天說的這番話,都是直接為這些學子們打通了一個上升的通道,那就是任何貧寒子弟,隻要肯讀書,隻要擁有智慧,擁有學識就可以直接做官。
寧凡的這番話在當時幾乎是爆炸性的,一眾學子們幾乎要瘋狂了,甚至有人激動得當場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