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大司農(2 / 2)

“自上古以來,分封製都是皇帝控製各地的有力手段,陛下將各地的諸侯地主豪強全部消除了,那麼這些地方的權力真空將會由什麼人來填補的?如果沒有有力的控製,那麼中央集權將會對地方的控製力減弱,甚至到了後期連賦稅都收不上來。”

大司農對於寧凡的改革,一方麵是感覺歡欣鼓舞,另外一方麵又感覺憂心忡忡。

寧凡有些驚訝,因為他深深的驚訝於這位老人的眼光,因為這個問題之前寧凡自己都沒有想到,還是周群到達江南之後,聽宋成舟說起這些事情之後,寧凡才察覺到分田地的後遺症。

這個朝代不同於後世的交通和信息,發達朝廷對於各地的控製能力,可以利用交通和信息來抵消,但是在這個年代,車馬很慢,消息閉塞,朝廷控製地方就要全部依靠於地方的政權。

而原本地方政權對於一些偏僻的地方控製力就較弱,全部要依靠地方的一些世家豪族,一些鄉賢,還有一些土豪。

但是現在朝廷將這些地方的宗族梳理,還有地方的小權力架構全部一掃而光,那麼無疑就會形成大量的權力真空。

“大司農擔心的倒也是,不過針對這件事情,朝廷已經有了決策了。”

“朝廷會在州府下麵設縣,縣下麵設鄉和村,現如今大康最低一級的行政官員乃是九品縣官,但是將來朕會下設新的一批基層的官職。”

寧凡參考後世的行政基礎架構,決定在縣下麵設定鄉村來管轄基層的老百姓。

其實這種設定倒也無可厚非,隻是在這個時代,寧凡的這種想法太過於超前了,畢竟在這個時代朝廷的經濟能力有限,能夠負責,官員的經濟壓力也有限,如果大量的增設官員,將會給朝廷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陛下現如今國庫空虛,如果再增加大量的人員吃香煙的話,恐怕朝廷的財政會入不敷出到那個時候恐怕會積重難返。”

劉文正一臉擔憂的表情。

寧凡也不得不承認,這位老人家的思考能力很強,而且思路很清晰,有的時候提出的問題讓寧凡的確難以作答,但是關於這些問題,寧凡其實隻有一個後招那就是江南經濟的複蘇。

資產階級萌芽和工業化將會在江南打響第一炮,這才是寧凡最大的希望,也是寧凡手裡最大的一張牌,隻要江南這七省的經濟和農業徹底上去了,那麼整個大康都將會有一個搖錢樹。

不過為今之計,寧凡要解決的就是工業化時代之後產能過剩的問題,因為這不得不提前考慮,短時間內,三五年內大康的工業化產品應該不會過剩,但是十年那就更長的時間,隨著產能的增加勢必會產生大量的剩餘價值,而這個時候就需要向海外去傾銷這些東西。

“劉愛卿,你可知曆朝曆代可有造船這一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