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冷笑著說道:“我和你們不同,我是先從工部趕到了戶部,再趕到刑部的!我發現工部和戶部兩處的名單上有重疊的人選兩處!工部和刑部的名單上有一處名字重疊!”
他的朋友遲疑的說道:“會不會是重名啊?”
這個舉人說道:“怎麼可能?重名的話怎麼會連戶籍也相同?他們若是真的用心定下名單的話,絕對不會出這種紕漏!”
有了聰明人看出破綻,眾多的舉人才明白,這次四個部門能夠發布名單,根本不是像他們自身說的那樣關愛全體讀書人,才給了舉人機會!而這根本就是他們爭取來的!若不是他們在衙門麵前站腳示威,隻怕這次的名單上還都是進士出身的人!
於是文官徹底分裂的種子就在這時埋下了!進士和舉人開始相互責難起來!進士們嫌棄舉人們既沒學問又不懂事兒,為了蠅頭小利就忘了聖人的教誨,居然圍攻七衙門來!
而舉人們則嫌棄進士們隻會讀書,不會做實事,還得靠我們這些人當師爺幫幫忙。如今又隻會拿假的文稿來糊弄我們!於是在雙方都不滿意的情況下,類似的判斷不斷的出現,慢慢的整個舉人團體當中就知道了!
於是舉人們最後得出了一個明確的結論,再就是進士們依舊是想要霸占所有的官位。隻不過是這次他們迫於壓力才讓出了一部分位置。所以為了保持住現有位置不被進士出身的人再次侵占,他們應該效仿這次勝利的結果,繼續向上麵施加足夠的壓力。
就在整個京師還在騷動的時候,萬曆帝和劉昊嘉兩個人又輪流出來刷聲望!兩個人的發言遣詞造句雖然不一樣,但意思完全相同。就是進士不應該把持全部的官位,因為在舉人和秀才當中也有很多人才,隻是他們不適應考試而已!所以應該開放出更多的位置給這些不善於考試,但是能做事的人!
兩個人的表態引發了劇烈的回響!進士出身的人怒不可遏,紛紛表示進士是做官的唯一標準,這是祖製!而舉人和秀才們則對萬曆帝二人的講話舉雙手雙腳讚同。同時他們也表示舉人和秀才為官的情況古已有之。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很多進士隻會考試,根本不會做事!根本就是屍位素餐!
內閣同樣被兩個人的表態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他們明知道這兩個人是在努力的分化文官集團。但是麵對實際的情況,他們卻隻能時想辦法安撫集團內部。還頻頻約見各處的大佬,希望他們幫忙將按身份分配官位的辦法推行下去。
並強調日後為官必然是進士為主,舉人為輔的。這種策略是長期有效的,不會對人有偏頗。畢竟科舉已經進行了幾百年了,這是有效鑒彆人才的辦法。而在沒有新的辦法之前還是要沿用老辦法的好。
不少被約見的人最後都在他們的苦口婆心的勸說下答應執行內閣的意誌。但是真正能夠落實下去的多少就不得而知了?因為這些人本身也是進士出身的既得利益者,讓他們放開道路,讓彆人侵蝕自己的利益,想想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