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周不凡聽到這話心中就是一喜!但是他小心翼翼的說道:“東翁,就是這個名從何來呀?”
劉昊嘉嘿嘿一笑說道:“佛曰不可說,不可說!所以你還是替本國公寫封奏本送回去吧!”
周不凡聞言一愣,說道:“東翁,怎麼不寫密奏回去嗎?難道東翁不打算給陛下回密奏了?”
劉昊嘉說道:“說得沒錯,就是一份公開的奏本!不過本國公倒是很想看看陛下和內閣的人讀了奏本之後是什麼樣的表現?”
周不凡拿起墨塊開始磨墨,同時說道:“東翁,恐怕你得不到什麼好的結果了!須知人心最經不起試探的!這可是您常說的話!”
劉昊嘉慢悠悠的說道:“那先生不就是更滿意了嗎?至少能找出起兵的理由啊!”
周不凡嘿嘿一笑,沒有就這個話題再說下去。反而問道:“東翁,隻是這措辭到如何寫?還請東翁示下!”
劉昊嘉想了想說道:“我們是為了討論事情,而不是為了訓斥誰!中平即可!”
吩咐完了劉昊嘉就拿過公文來翻閱,現在是初冬了,但是他可閒不下來。他要為明年做準備。要收集各地的信息,看新政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需要調整,還要安排人員的調度,要壓製官員和士紳的同時提拔支持改革的人……,一項項的工作乾都乾不完!
而此時周不凡卻陷入了思考之中。作為幕僚替自己的東家寫信、寫文章乃是他們分內之事。但是這個文章卻並不是那麼好做的。
首先他要深刻的理解自己東家的想法兒,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還要考慮收件人的地位身份,然後根據對方的身份考慮寫信的內容和措辭,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現在周不凡想的就是東家把這件事情交給了自己,是讓自己紮紮實實的把事情說清楚,還是讓自己激化和朝廷的矛盾,好為以後取得大義的名分做準備?這真是一個難題!
但是他最後思來想去還是選擇了老老實實的寫一封正常的奏本,勸諫萬曆帝不要弄亂計劃。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東家確實是缺乏直接造反的想法,或者說有造反的想法,而他沒有察覺到。
下了決定之後,他又將剛才的三封信都仔細看了一遍,在心中措好了詞,然後提筆寫了一份措辭恭敬,邏輯嚴密的奏本上去!他在奏本當中詳細闡述了改革計劃的重要性,以及為什麼要按照時間推進的原因。強調了其中的問題和難處,並委婉的請萬曆帝儘可能的按照計劃行事。
他寫完了之後還特意交給劉昊嘉過目,而劉昊嘉看過之後細細的修改了一番,然後直接簽上名字,吩咐他按照正規渠道送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