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3 澳門(2 / 2)

大明錦衣 逐日武士 2777 字 10個月前

在澳門這裡,葡萄牙人占據主導地位。這裡已經成了他們在亞洲同上的主要窗口之一。在曆史上,英國人和荷蘭人都曾經試圖占領澳門。然而在當地軍民的齊心合力之下,他們牢牢的守住了澳門。然而,葡萄牙雖然保住了澳門,但是他們卻丟失了大海,導致這裡的一切努力都失去了意義!

提起澳門,很多人都以為是大明丟失了澳門,被葡萄牙人割走了。實際根本不是這樣!澳門的被割讓是“我大清”乾的!當時無論在大明還是葡萄牙,所有人都無爭議的認定澳門是大明的領土!明朝政府在澳門擁有完整的主權!

一些記錄能證明明朝政府在澳門境內能夠行使主權,首先就是廣東官府接受澳門葡萄牙人每年繳納的地租。澳葡從1572年起,每年向中國廣東政府交納地租500兩。

其次,廣東官府還設立海關征收舶稅。明朝在澳門媽閣廟附近本來就設有河舶所。當澳門葡萄牙人越來越多之後,廣東官府又在澳門設立海關,負責向“夷舶抽稅事宜”。繳納稅餉使澳門葡萄牙人從私商變成餉商,取得了在中國進行合法貿易的資格。

廣東官府還設置了守澳官,還明確了以香山縣令(知縣)落實行政管理權和執行最終的司法處分權等事務。守澳官也稱為澳官,是明朝廣東政府在澳門設立的提調(掌管海賊、奸偽拘捕事宜)、備倭(掌管流動巡查緝捕奸究事宜)等官員與官署(巡緝行署),以及向“夷目”宣讀明朝政府命令和雙方官員會商政務的“議事亭”的中國官員。

而香山縣令是主管澳門地區一般民政與司法的長官。明朝把澳門視為香山縣的一部分,由香山縣令行使在澳門的治權。如1567年(隆慶元年)香山知縣周行查禁澳門水陸私販及誘賣子女;1608年(萬曆三十六年)香山知縣蔡善繼對“夷目”(葡萄牙人自組政府的官員)執行笞刑等,均為明政府行使統治權的表現。所以這一切都可以證明現在澳門還在大明治下!

不過劉昊嘉登陸的時候,他的隊伍裡多出了五個人。這五個人的穿著打扮隻是普通,不過年歲都有些大了。但是看他們的手上的老繭和臉上的膚色就知道,這五個人肯定是工匠出身。不過劉昊嘉對這五個人卻是是相當的尊敬!

這五個人確實是工匠出身,而且是專業的造船匠!他們都是劉昊嘉通過萬曆帝抽調來的大匠。他們每個人的船廠裡麵都是頂尖的存在!劉昊嘉把他們帶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能親自看一看西方戰船的樣子,好將其中的精華部分學習來,用在自家的船上。

其實劉昊嘉本意是想招聘幾個西方的造船工匠回去,可是考慮到成功的可能性,他決定還是把人帶過來。因為萬一若是招不到人的話,隻要將他們弄上船,相信憑借他們的眼睛也能學到不少東西。

劉昊嘉等人剛上岸就引發了一些人的注意。碼頭上的幾個人都想向劉佩這邊走過來,但是讓一個年輕人搶了先。著年輕人緊走了幾步,搶在所有人前麵來到劉佩麵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