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8姓氏(1 / 2)

大明錦衣 逐日武士 3143 字 8個月前

進入鐮倉時代,按照習慣地方領主的土地由長子繼承,次子及其他兒子要開拓新土地,這些人到達一個新地方後,就取一個地名,也將此當作苗字,比如開墾的土地靠近山脈就取名「山本」或「山田」,靠近河流的上遊就取名「川上」或「上田」,這樣一來因領主分家導致一大批以地名為的苗字出現。

此時,下級武士也效仿領主紛紛取苗字,見人以苗字自報家門,日本人的姓氏就逐漸膨脹起來。另外,農民為保護自己的土地,許多村落組織了小規模的武裝,這些村落的農民也繼承了祖先的苗字。

因此,通過日本人的姓氏就可以判斷出他們祖先的職業,比如姓氏中有田、山、野、川等基本來自農村,而向東條、南條、十三條等姓氏的人,他們的祖先大多數居住在城裡,以工商業者居多。而犬養、豬飼等形式,他們的祖先應該是畜牧業者。

等到倭國進入戰國時代,日本開始實施兵農分離,武裝力量的分工更清晰。士農工商的身份製度開始固定下來,由於等級製度森嚴,苗字問題也顯現出來,因為普通人不能隨便使用苗字。

也就是說,此時平民雖然繼承了祖先的苗字,但是不能在公共場合自報苗字。而江戶時代更嚴格的規定,農民、漁民、工商業者不能在宗門人彆賬(類似登記戶籍)和奉行所等官方文件上使用苗字,隻允許使用名字。不過,平民去神社祈福時可以向神明自報苗字。

明治維新後,日本為追趕西方,積極學習西方,很多方麵要與西方國家接軌,在近代化進程中,日本政府發現平民沒有姓隻有名字非常不便,比如男性都叫「太郎」、「次郎」,很難分辨是哪個人。

而且,日本推出「富國強兵」的國策後,需要大量征兵,積極準備對外擴張。征兵、征稅、戶籍等方麵都需要詳細的數據,於是明治天皇頒布了《平民苗字容許令》,規定之前不配擁有姓氏的所有日本的平民現在都可以擁有姓氏。

可惜老百姓對這項規定基本無感,畢竟江戶時代幾百年都不需要姓氏,百姓也習慣了隻有名字沒有姓氏的生活。明治政府發現推出的政策沒有實際的作用,於是1875年又頒布了《苗字必稱令》,規定每個人都必須在名前取一個苗字,普通百姓便紛紛在名字前冠以苗字,在此之後苗字也被稱為姓氏了。

由於當時法令規定登記戶籍有一定的期限,於是當時的百姓在短期內想不出合適的姓氏,慌忙中編造了很多奇怪的姓氏。比如「江尻」這個姓氏中使用「尻」就比較奇怪,在漢語中又是臀部的意思!

還有「禦手洗」這個姓氏與洗手間意思差不多,大概這個姓氏的祖先是給貴族洗廁所的!至於「我孫子」,「我妻」這類的姓氏就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聽到自己一家人即將有姓氏了,藤次郎自然是興奮萬分。這一瞬間他覺得自己似乎也是貴族了!所以他急切的問道:「我姓什麼?我該姓什麼?」

海盜和坐在桌子後麵的武安軍士兵用漢語交代了幾句,藤次郎聽不懂,隻能用急切的目光在兩個人身上來回轉。隨後武安軍士兵說話了,可他依舊聽不懂,隻能用懇求的目光看著海盜,希望他能幫著翻譯。

那個海盜扭頭大聲說道:「我家兄弟說了。你是第一個人來起姓氏的,就按照百家姓裡麵趙錢孫李來算,以後你就姓趙了!」

藤次郎聞言用力的搓著雙手,喃喃的說道:「我姓趙,我姓趙了!我叫趙藤次郎了!」

那海盜聽到這話大怒,大聲說道:「你這狗才,什麼趙藤次郎!那是倭寇的名字,換一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