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十七年,突遭大旱,淮河以南百姓叫苦連天,民不聊生,災荒四起。
偏偏這時候,皇帝六十大壽,京城內外大肆慶祝,地方官員不斷抬高賦稅,收刮珍寶慶祝皇帝大壽。
攝政王極力阻止,誰知皇帝和暗中和包括林丞相在內的一眾官員在內,以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強行要求攝政王在家休息。
攝政王被禁足,手中的兵權也被分走。
一旦攝政王有任何異動,皇帝立馬以謀逆處置攝政王。
同年九月,義軍突起,一路攻打進京城。
京城內歌舞升平,欣欣向榮,**不堪。
京城外屍橫遍野,流民無數,叫苦連天。
等皇帝和一群昏庸無能的大臣意識到事情不對勁時,義軍打到了城門口。
皇帝慌張的召開會議,想要人領兵出征。
然而一眾大臣你推我我推你,沒人能拿個主意。
皇帝氣得渾身發抖,“數百朝官,找不出一個能領兵出征的?”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沒人主動說一句話。
皇帝氣得頭疼,“林丞相,你說說。”
林丞相,也就是林芙的父親揣著兩隻手,“陛下,依臣之見不如議和?”
“臣等也是如是。”其它人立馬跟著附和。
皇帝眼睛一亮,“這倒是個好辦法,來人啊!”
大不了割地賠款,隻要他還是皇帝,還能享受這一切他就不在乎。
林丞相眼眸裡有些譏諷,又有幾分無奈。
南明內憂外患,以往要不是有攝政王坐鎮邊境,忽悠邊境數年安穩,這南明早就亡了。
可惜,攝政王的權勢太大了,做事隨心所欲,從不接受他們這些人的投誠,公事公辦一板一眼。
他早就成了皇帝和一眾大臣心中的心腹大患。
而且,墨年年敢那樣對他女兒!
林丞相這才徹底站在了皇帝這一邊。
林丞相的話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皇帝立馬派人去和義軍議和。
割地賠款,所有的條件給到了最佳。
甚至連聯姻都加上了。
結果他們連義軍頭子都沒見到,就被趕了回去。
義軍放話,三日之內必下京城。
皇帝更慌了。
他愁的一整晚沒睡著,最後實在是沒轍了,親自動身去找攝政王。
他沒有辦法,攝政王總是有的,大不了之後將他的權勢全都還給他。
皇帝親自前往,誰知道攝政王府大門緊閉,管家表示攝政王正在“懺悔”之前的過錯。
皇帝畫了一堆大餅,說儘了好話,還吃了閉門羹。
他氣得站在攝政王府上大罵攝政王不仁不義,不忠不孝。
攝政王充耳不聞,將他無視了個徹底。
皇帝氣急敗壞,要不是顧忌著攝政王府上的幾千精兵,他現在就讓人圍了攝政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