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係列水利工程的建設以及恰到好處的氣候,讓吳哥王朝漸漸開始強盛,也不斷對外擴張。
現在的吳哥窟,不是現代的那個在密林之中廢棄的寺廟。
而是一個強盛的封建王朝的王都所在。
按照現代的曆史書,在未來它將和交趾爭奪占城,同時北上泰國、馬來亞地區,不斷吞並、控製城邦,最終成為一個稱霸一方的強國!
正是因為知道這些事情,趙煦才故意趁著三國使團齊聚汴京的機會,命刑恕將這三國使者安排在都亭驛相鄰的三個院落中居住。
讓他們出門就可以見到彼此。
這個安排,果然發揮了奇效。
三國使團,在都亭驛中,不斷生事,時常發生鬥毆、械鬥。
大宋借此,得以通過調查、審訊等辦法,得知了這三國更多不為人知的事情。
“真臘之事,姑且就信卿吧。”
“那占城呢?”趙煦將小臉一唬,一副義正言辭,要給占城主持公道的模樣:“占城總不會是在誣陷交趾了吧?”
“占城,朕之臣屬!”
“其國王按時入貢,奉大宋為宗主,其既為朕之臣屬,那朕就不能不管!”
“卿回去後,告訴交趾上下,從今以後,占城無罪不可伐之!”
“即使有罪,也當請旨於朕!未得朕旨意,擅自征討占城,那麼……朕就隻能遵聖人之教誨,發兵相助了。”
“安南八州,十萬雄兵,旦夕可聚!”
隨著趙煦的話,殿中的骨朵直們,紛紛上前一步,一個個鐵塔般的壯漢,虎視眈眈的盯著李太德,予他極大壓力。
李太德頓時有些失了方寸,情急之下,他隻能是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態度,頓首拜道:“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臣國伐占城,並非無因,而是占城有罪……”
“占城有罪?”趙煦哼了一聲:“其國主按製來朝,素來恭順,何罪之有?”
李太德拜道:“陛下有所不知,占城國,本屬夷狄蠻族,其國不尊聖人之教,而用舶來夷狄之法,以人分貴賤,論其種姓……”
他也是沒有辦法了!
他必須在汴京,爭取得到南朝的諒解。
讓南朝君臣,對交趾南伐占城,開方便之門。
原因很簡單——交趾如今麵臨著每年兩百萬石稻米的納貢任務。
隻能取償於占城。
不斷北伐占城、真臘,將這兩個國家的人口、財富,納為己用,才能給交趾國贏得生存空間。
不然,時間一長,那被混合雙打的就是交趾了!
“哦!”趙煦坐回去:“果有此事?”
“臣豈敢欺瞞陛下?”李太德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開始控訴起占城人的種種與中原迥異的製度。
趙煦聽著,隻是微笑。
占城國,就是古之林邑,屬於印度教國家。
換而言之,這就是一個在東南亞的小阿三。
而交趾人,雖然是趁著唐末戰亂,趁機獨立出去的。
但其大體上還是一個傳統的儒家社會。
這也是交趾和占城,之所以會成為世仇、死敵的緣故。
這兩個國家,不僅僅是有著地緣矛盾。
交趾要擴張,占城則是攔在其向湄公河三角洲擴張道路上的絆腳石。
不滅掉占城,交趾就永遠無法得到富饒的湄公河流域。
同時,兩國在文化、製度、信仰上,截然不同,天然敵對!
所以,征討占城,就是交趾人的使命。
從其立國開始,曆代交趾王朝都沒有放棄過這個使命。
等到李太德說完,趙煦就配合的說道:“若果然如此,這占城確實有罪。”
這句話,給了李太德極大的鼓勵。
他當即開始了繼續對占城的控訴,而且用詞極為誇大,就差沒有把占城描述成一個青麵獠牙,人麵獸心的禽獸之國了。
趙煦靜靜的聽著李太德說完,才悠悠的說道:“即使如此,占城有罪,也當王師伐之。”
李太德的情緒頓時跌落穀底。
“不過呢……”
“大宋如今無意勞師遠征。”
“若事情果如卿所言,交趾代為討伐、問罪,倒也有理。”
李太德本意死灰的心,重又振奮。
“隻是……”趙煦看向他,圖窮匕見:“交趾如今,還有征討占城的餘力嗎?”
這是關鍵!
今年宋軍南征,對本就已經疲軟的交趾軍力,以毀滅性的打擊!
李常傑所部全軍覆沒,整個富良江以北,從此落入大宋手中,成為土司和豪族們的樂園。
這還不止。
隨著宋軍兵臨富良江,升龍府暴露在大宋兵鋒下。
這就使得交趾不得不將其在南方的軍隊大量調回來,守衛升龍府。
於是,占城、真臘兩國歡呼著,不斷南下。
占城想要收複失地,真臘則想要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這個阻止其向大海狂奔腳步的敵人。
這就是交趾這麼聽話的,開始按照條約交割第一批貢米的緣故。
再不緩和與大宋的關係。
那麼,交趾國的南方防線,恐怕就要被占城、真臘打穿了。
同時,這也是占城、真臘兩國如此急切的入朝的原因。
他們想說服大宋繼續征討交趾,最好臟活累活都讓大宋幫他們乾了,他們再來摘桃子。
而趙煦早早的預見到了這一點,交趾人第一批稻米一交割,就命章惇釋放了百餘名被俘的交趾將校。
同時,讓章惇致書升龍府,保證隻要交趾按時交割貢米,大宋就絕不會越過富良江。
為表誠意,章惇還表示,大宋不會在富良江沿岸造船。
得了章惇保證,交趾人才得以喘息,從升龍府周圍組織了一支三萬多的軍隊北上,任命那些被釋放的將校為軍官,讓這些與占城、真臘戰鬥經驗豐富的人率軍,由此穩住了防線。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
如今的交趾,彆說主動進攻了,就是防禦都很吃力。
李太德聽到趙煦的問話,忽然福至心靈,當即就納頭拜道:“願請陛下加隆恩,推恩交趾!”
“若得陛下恩典,臣必當百死以報!”
趙煦看著在心中讚了一句:“上道!是個好買辦的苗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