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北狼煙(3)(2 / 2)

他自拜任執政後,其實一開始,他是想躺平的,混混日子。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在這個都堂,想躺平?不可能!

因為烏鴉們,在旁邊拿著放大鏡觀察都堂的每一個宰執。

誰做事?誰沒有做事?

烏鴉們,盯得仔細的很。也經常彈劾宰執怠政。

不止如此,汴京新報和汴京義報,也非常過分!

他們常常刊登所謂的‘朝報’。

定期給都堂宰執排名——誰在做事,誰在摸魚,他們清清楚楚。

這就是逼著都堂的宰執卷了。

不卷的話,就可能背上罵名,甚至可能被人冠以三旨相公、諾諾執政這樣的罵名。

而士大夫們,名聲要是臭掉了,那就什麼都完了。

所以,李常也不敢躺平了。

隻能跟著卷!

卷著卷著,他就發現,想要卷贏其他人,就必須拿出點手段和本事來。

於是,李常就開始發揮起自己的優勢。

他的優勢是什麼呢?

他在地方上為官時間長,對地方的經濟情況了解啊!

從皇佑年間入仕開始,除了守孝之後,他長期在地方州郡為官。

幾乎做過了大宋地方每一個級彆的官員。

當過州郡的判官、推官,也做過知州、提刑官、常平官。

在這個過程裡,他不是沒有入京為官過。

但一頭撞到的是王安石變法,然後就因為反對變法,而再次出知。

所以,李常做過官的地方,是如今都堂上的宰執裡最多的——他的足跡,幾乎遍布了大半個大宋天下。

京東路、荊湖北路、江南西路、淮南路、兩浙路……

窮的富的,他都去過,遠的近的也都呆過。

於是,李常就打算乾一件事情。

那就是,將大宋地方州郡的常平倉裡,那些長期存在裡麵吃灰的絹布以及陳米給弄出來。

他估計,天下州郡常平倉裡,現在起碼躺著價值五千萬貫的絹布、糧食、銅錢。

這些東西,純粹就是存著。

但除了錢外,絹布會腐朽,糧食會腐爛、發黴、被蟲子吃。

若是可以想個辦法,將這些資源利用起來。

五千萬貫的資產,重新進入市場流動。

不僅僅可以平抑物價,也能大力促進生產。

尤其是常平倉的錢,若進入流通,可以大大緩解天下錢荒。

為此李常想了個辦法——抄王安石作業。

去掉市易法裡麵,那些追求盈利的績效考核。

允許地方官,合理利用這些資源,甚至允許地方承受一定的虧損。

李常思路一打開,就越想越對。

於是,在請教了章衡等人後,他將自己的想法寫成了一封奏疏。

不過,在上書前,他將草稿送給了自己的恩師呂公著。

然後,呂公著就派人來,叫停了他的行為。

原因是,呂公著覺得,他的想法和市易法一樣,太天真了!

市易法最開始,其實也不追求盈利。

但因為沒有指標,所以地方官壓根不想推動。

王安石被逼急了,沒辦法,隻能定下績效。

然後,市易法就變成了一個巧取豪奪的斂財工具。

現在,他李常想的這個法子,也是一樣。

允許地方官虧損?

虧損多少是合理?有界限嗎?

假若沒有,信不信他們能全部虧光?

若是有,這個事情不就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市易法了嗎?

而且,朝廷怎麼確定,常平倉裡的糧食和絹布,價值幾何?

一匹上好的絹布,地方官指鹿為馬,非說它是破布,不值錢怎麼辦?

此外,呂公著還暗示李常——動常平倉,是會死人的!

所以啊……

呂公著讓他再想想,再考慮考慮。

作為好學生,李常對自己的恩師,當然非常尊重。

何況,呂公著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於是,這些日子,李常一直在修改、完善他的想法。

“恩相請上座。”李常懷揣著激動的心情,將呂公著請到令廳後的客房上首。

“恩相此來,可是對下官前時所議,有新的指教?”李常畢恭畢敬的奉上茶水後,就拱手問道。

呂公著端起茶盞,嘗了一口,然後才道:“公擇且先坐下來說話。”

李常恭恭敬敬的坐到他的身邊。

就像當年求學的時候一樣,看著自己的老師。

“老夫此來,是來向公擇致歉。”呂公著看著李常,拱手道。

李常頓時吃了一驚,連忙起身,不敢受呂公著的禮:“恩相何出此言?”

呂公著歎了口氣,道:“卻是因為國事,可能要讓公擇委屈一番。”

李常不懂了。

不是說好,來談我的那個方略嗎?

怎麼就變成我委屈了?

呂公著也不瞞著他,直接道:“老夫打算,上書天子,借公擇之策,解一時之急!”

“還請恩相明言!”

“老夫打算,奏請官家,分遣禦史、朝臣,前往大名府、河南府、京東路、京西路……”

“命禦史、朝臣及本路常平官,開常平倉,將常平倉中之絹布、陳米,就地發賣,換來錢帛,以解國用之急!”

“所以,老夫說,要讓公擇委屈了。”

李常聽著,自然明白呂公著是個什麼意思?

這是將他苦心積慮想出來的方略,當成一錘子買賣做了。

這對李常來說,很可能意味著他,這段時間的辛苦,化作泡影。

而李常是了解呂公著的,他知道,若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他是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的。

於是問道:“恩相何故如此焦急?”

這事情是可以慢慢來的,沒必要這麼急匆匆的做事。

而且,現在將常平倉的絹布、陳米拿出去發賣了。

很可能價值會大打折扣。

至少遠不如春荒或者冬天發賣,更有價值。

呂公著歎道:“老夫擔心,熙河路戰事若起,而一旦戶部無錢……後果不堪設想!”

太宗的故事,大宋人儘皆知。

西軍的丘八們的脾氣,大宋上下也是略有所知的。

若真的發生戰事,賞賜不到位,不及時,那就要命了。

李常自也知道這其中的輕重,想了想,道:“既是為了國事,下官豈有二話?”

這個天下,可不僅僅是趙官家的。

也是他們這些士大夫的。

大宋乃天子與士大夫共治之天下!

所以,大宋士大夫們的主人翁意識是遠超其他任何朝代的。

……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