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燒錢的戰爭(2 / 2)

君子儒、小人儒,這是自古以來儒家內部劃分派係時對敵我的稱呼。

就和奸佞、小人、賢臣一樣。

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但,新黨卻提出了劃分的標準。

什麼叫君子儒?務本的就是!

什麼是小人儒?趨末的就是!

而務本與趨末,在新學的框架裡,有著自己的解釋。

簡而意之,做事的、務實的,就是務本。

而追求名利和眼前一時之利,或者袖手空談的,就是趨末。

而在君子儒之上,就是領導一切的學術領袖,在世的孔子化身,行走於俗世的孟子、荀子、楊雄等先賢的集合體。

就是王安石過去擔任的角色。

故而,呂惠卿此時的心情,自不用過多描述。

在他看來,少主手詔,這是在隱晦的告訴他——愛卿是朕所要依仗的君子儒,是朕要學習的榜樣!

呂惠卿每次隻要想到這裡,都是渾身顫抖,亢奮不已。

因為他總會在腦子裡,將少主的形象和熙寧初年的先帝重疊起來。

而他則會在這樣的幻想中,將自己視作當年的王安石。

熙寧初年的王安石,那可是帝師,先帝依賴、信賴並孺慕於他。

呂惠卿隻要這樣一想,就充滿了乾勁。

什麼委屈都能受了,什麼事情也肯乾了。

以至於他肯安心的在這葭蘆寨,等著西夏來使。

而不是再次揮師向北,直取明堂川。

呂惠卿的等待終於迎來了結果。

“相公!”他的愛將訾虎來到他麵前,拜道:“西夏左廂神勇司監軍,派員來告,言其太後遣使嵬名謨鐸,從夏州經左廂入朝,乞相公派員接待。”

呂惠卿哼了一聲,傲嬌的抬起頭:“知道了!”

……

回到汴京的紫宸殿上。

“六哥,怎起和議之念了?”向太後驚訝的問道。

趙煦回頭,笑道:“回母後,這是皇考教的。”

“嗯?”

“皇考曾教我——兵者,非兵也,實乃政也,故此自古軍國一體!故此,兵事乃國事之延續,亦是關乎天下興亡,社稷盛衰之大事,不可不慎也!”

“故此,皇考教我,每當用兵,就當思考如何結束!”

“還命我量力而行,不可明知不可為而為!”

趙煦說到這裡,露出回憶的神色:“皇考還言: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人主都當留有冗餘,以待非常!切不可有急躁之心,尤其不可有畢其功於一役之念!”

“凡用兵,不僅需思量勝敗,更當念民生之艱,量國家之財力!”

兩宮聽著,咽了咽口水。

“這是先帝?”兩宮心中同時生出疑問。

那個動不動就喜歡梭哈的先帝?

可能嗎?

群臣聽著,更仿佛在聽神話一樣。

先帝那樣的性子,能說出這樣的話?

可仔細想想……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

因為先

帝在其晚年經曆了五路伐夏的挫敗,也經曆了永樂城大戰的失望。

從元豐三年,到元豐七年,連續的軍事冒險失敗,或許真的讓他開始了反思,並將這些反思出來的心得,教給了當今。

也隻有這麼一個解釋!

不然……

還能是誰?

還有誰能說出,如‘兵者,非兵也,實乃政也,乃國事之延續’這樣富含哲理,同時蘊含著相當深厚的軍事政治心得的話來?

又還有誰,可以總結出‘人主當留有冗餘,以待非常之時’的經驗來?

隻能是那位五路伐夏,吃了大虧,葬送了好局。

又在永樂城大戰時,過於相信徐禧,孤注一擲,結果一敗塗地的先帝!

隻有他有這樣的經曆!

其他人,都不具備這樣的經曆,沒有這樣的心思。

可即使如此,少主以幼衝之年,可以接受、並將先帝的教導記在心中,還用在國事上。

也實在叫人震驚!

“唯我大宋英文烈武聖孝皇帝,神聖睿知……”所有人麵朝永裕陵再拜。

然後,他們又對趙煦俯首而拜,頓首稱賀:“亦唯陛下,聰睿早知,實國家之福,社稷之幸!”

趙煦聽著恭維聲,微微翹起嘴唇。

這些其實都是他在現代留學時,目睹世界列國治亂得失,而學到、總結出來的經驗心得。

越是大國,越當留有冗餘,越當小心行事,步步為營。

簡而意之,就是要學會苟!

在沒有絕對把握,做好充足的準備前,輕易不要浪!

這個心得,與他上上輩子,用生命總結出來的教訓,成為了他現在用政、施政的原則。

那個教訓就是——作為皇帝,他必須活得足夠久!必須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早夭短壽的君王,縱有千般抱負,萬般壯誌也是一場空!

“若非是這場戰爭來的忽然……”趙煦在心中歎息著:“朕也不至於在手忙腳亂下,要對諸司動手!”

是的,本來,諸司的改革,他是打算循序漸進,慢慢來的。

但,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打亂了他的節奏。

逼迫他提前開始對諸司下手。

沒辦法!

戰爭,是吞金獸。

不止在戰爭的過程中如此,戰爭結束後還得支出大筆財帛善後。

章惇南征,到現在都在收尾。

投入的資金,從五月到現在,已逾百萬貫!

就這,還是章惇拚命省錢,同時趙煦將那交州八州之地,儘數羈縻,分封土司的結果。

不然的話,設置流官,編戶齊民的成本恐怕要突破天際了。

如今,這場戰爭也是一般。

哪怕現在結束,燒掉八九百萬貫,也很正常。

戰爭每持續一個月,軍費支出都在數百萬貫!

而善後賞賜、撫恤等事,還得大出血才行!

這還僅僅是擊退西夏的代價。

若是要滅亡西夏,並在靈夏之地建立有效統治……

趙煦估計,沒有八九千萬貫的軍費準備,沒有持續投入個十幾二十年每年幾百萬貫的同化投入決心。

想也不要想這個事情!

當然,也有廉價的處理方法——學成吉思汗,滅掉西夏後,將所有黨項男子高於車輪的全部殺光,婦孺老弱,統統帶回來當奴婢!

但,大宋不能,也無法選擇這個辦法。

因為,儘管大宋是一個封建王朝。

但士大夫們的道德水平,卻高的不像話!

彆說學成吉思汗那樣屠殺了。

在趙煦的上上輩子,西軍被發現殺俘虜和婦孺老人,以求取賞錢的事情後。

朝野輿論震動,士大夫鞭笞不斷。

最後,趙煦隻能下詔,將生俘(無論男女老幼)賞格,提高到斬首之上——斬首賜帛兩匹,生俘三匹。

也就是趙煦在今年頒布的《元祐軍賞令》的標準。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煦隻能趁著諸司還能賣上價的時候,趕緊賣掉,趕緊換錢來填補國庫虧空,維持大宋王朝的架子。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