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伎術官的春天(2)(2 / 2)

再算上醫學教授、齋教諭以及那幾百個坐診醫官的俸祿、食錢、料錢、四季衣料錢等和太醫局自身係統的維持費用,太醫局每個月的支出,怕是要達到三萬貫以上了。

錢乙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

一時,呼吸有些急促。

陳易簡嗬嗬笑著,看了一眼錢乙,道:“數萬貫?嗬嗬!今之熟藥所,月盈利在十萬緡之上!”

“熟藥所如今不可僅僅賣傷藥、熟藥,給人診脈、收取方劑藥錢……”

“熟藥所中,更賣香藥以及以香藥為成劑的諸多宮中秘方!”

“這汴京的奢遮人家,在這方麵,可是很舍得花錢的!”

“香藥!”錢乙驚呼了一聲。

香藥,是真正的奢侈品。

而且,因為大多數香藥,都是從海外方國而來。

所以基本上被大宋朝廷壟斷,能流入民間的少之又少。

沉香、檀香、龍腦、樟腦、龍涎香……

這些諸般香藥,在市麵上素來價格高企,其中的上等香藥,更是有價無市。

從來隻有達官顯貴之家,才能看到。

故此,熏香在大宋是階級的象征。

你是什麼階級?

一聞你身上的熏香味道就能知道。

更不用說,許多傳說中可以讓男人歡喜,女人幸福的秘方,珍貴的香藥都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市麵上的香藥一直被追捧。

那些奢遮的富商,常常會不惜代價,求購香藥。

而常常,他們哪怕再有錢,也難以買到那些珍貴的上等香藥。

結果,錢乙從陳易簡嘴裡得知了,熟藥所在賣各種香藥製品!

陳易簡看著錢乙驚訝的模樣,道:“這正是天子仁聖所在。”

“仲陽久在禦前,就沒有發現嗎?”

“官家寢殿之中,如今所燃香藥,皆乃尋常之物……”

“福寧殿內外所用香藥,皆為官家送熟藥所,製為成劑,發賣與人。”

這就是陳易簡欽佩那位少主的地方了。

嘴上說儉樸,誰都會說。

但將禦用香藥拿出來,交給熟藥所,製成各種成劑,公開銷售。

所得錢帛則歸翰林院分配,其中一半專款專用,專門用來支付太醫局諸齋教授、教諭以及醫官的俸祿。

另外一半,有七成流入天文局,餘者禦書院、圖畫局分之。

錢乙聽著,仔細回憶了一番,然後點點頭,道:“確實!”

他想了起來,那位少主,似乎從慶寧宮開始,就不用珍貴的香藥了。

而是選擇那些廉價、平民的熏香。

其在乎的並非味道,而是健康!

故此,隻用中正平和之物。

夏季蚊蟲多的時候,才偶爾加一點能驅蚊的香藥。

“真真是聖天子啊!”錢乙感慨著。

陳易簡卻是打開了話匣子,與錢乙道:“仲陽可知,如今太醫局內,也已經奉旨,建立了一套位於東司正副使之下的磨勘轉遷之製?”

錢乙咽了咽口水,拱手道:“敢請官院賜教!”

過去醫官們因為沒有一套和文武官員一樣的中低級磨勘轉遷製度。

所以,隻能靠熬,熬到自己能有資格到禦前診脈,才有機會因為侍奉帝、後得力,得授一個官身。

但大多數人,是不可能有這個幸運的。

因為,禦前診脈,是靠技術和水平嗎?

錯!

靠的是和天家關係的遠近親疏啊!

孫奇父子兄弟數十年,壟斷給帝、後診脈的特權,直到元豐六年孫奇致仕才告結束。

而他錢乙之所以能到慶寧宮給當時還是皇子的當今診脈,也並非因為他有多麼了不起的醫術。

是因為他姓錢——錢繆的錢!

所以,為武賢妃所請,給當時害了急病的皇九子診脈。

靠著救活了皇九子,展現了對小兒疾病的救治能力,得到先帝器重,才得以給當時的延安郡王診脈。

而在這之前,他已在翰林醫官院蹉跎了十幾年。

如今,太醫局建立健全了自己的轉遷磨勘製度,在錢乙看來這甚至比太醫局有醫學生千人還要值得高興!

這意味著,醫官係統開始成熟,能有一個通暢的上升通道。

陳易簡拉著錢乙的手,開始對他介紹起來。

錢乙聽完陳易簡的介紹,越發的振奮。

卻是,如今的太醫局,不僅僅建立健全了從學生到醫官到東司正副使之前的磨勘轉遷體係——自下等學生到上等學生,經考核合格,可為醫官。

醫官分為三等:初等、中等、高等。

其磨勘與文武官員相同,不同的是,醫官積功、磨勘增減和拔擢,與其從事的醫療息息相關。

就拿在汴京坐診的醫官來說,每看一個病人,就積一點。

積滿一百,若無重大過失,可算一考,每三考算一任。

兩任六考後,就可以轉遷一官。

若是隨軍的話,采用軍功係統,治好一個輕傷士兵算傷敵一人,治好一個重傷士兵,等於斬首一人。

高級將領,依斬將奪旗、先登等奇功算。

如此,三等醫官轉遷完畢,則相當於文臣、武臣從不入流品的卑官、卑將,正式進入選人/小使臣階。

在醫官係統,這叫教授。

教授分三等——教諭、博士、教授。

主要在地方州郡或者京城太醫局中教授學生(當然也可以繼續隨軍為軍醫,依舊采用軍功轉遷)。

三等教授,以教學成果為考績。

每教出一個醫官,算一功,積滿十人為一考,兩任六考一轉遷。

三等教授任滿,可以前往翰林醫官院,參加考核,經考核可以錄為翰林醫官。

這個時候就可以參與到大內診治了。

從宮女、內臣開始,逐級而上,並在這個過程中,收集六位舉主的保舉狀——以內命婦、內臣供奉官以上舉主,其中必須有一名是皇子、公主、美人以上妃嬪。

這就相當於文臣改官,集齊舉狀,京削圓滿的過程。

隻要成功,就可以由翰林醫官院,拜授東司正副使。

一旦拜授東司正副使,就可以有機會到禦前診脈。

其致仕,可按品官授給金銀魚袋,賜給緋紫袍服。

甚至還有機會封妻蔭子,為父母妻兒爭一個待遇!

整個體係無比絲滑。

除了這個,太醫局現在還在傳統的蔭舉、薦舉之外,開辟了新的錄用學士途徑——春夏秋冬四季,太醫局皆可擇時,招錄民間醫人,以考試成績選錄學生,補充生源。

此外,錢乙還從陳易簡處得知,目前不止太醫局已經有了一個在內部試行的轉官磨勘體係。

天文局、專一製造軍器局、軍器監內,似乎也有或者正在醞釀著自己的磨勘轉官係統。

對伎術官們說,毋庸置疑,這是開天辟地未曾有過的事情。

是屬於他們的春天!

未來,說不定,有朝一日,太醫局的醫官,也能如文臣一般,登堂入室!

想到這裡,錢乙不禁充滿期待。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