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汴京算學、律學、武學,也都送了不少童子。
就連太學都塞進去了十來個。
雖然說,這些報童的身份,都是學徒、學仆。
他們做的事情,也都是打雜、服務為主。
然而……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已經是他們人生所能觸碰的天花板!
更不要說,消息靈通的都知道,汴京新報的報童們都有一個隱藏身份。
所以,這開封府的胥吏甚至是低級官吏,現在都是打破了腦袋,想要送一個孩子來汴京新報當報童。
隻不過,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找到門路。
像今天那個叫高俅的男孩,要不是其父是街道司的經年老吏,如今跟著街道司的賈種民,頗為得力,賈種民甚為賞識他,加上靖安坊一事,高敦厚前後奔走,做事勤勉,賈種民就賞了他這個機會。
不然的話,高敦厚就算把腦袋磕破,也是找不到門路的。
童貫踱著小步,慢悠悠的走出了這個位於永寧坊深處的報童宿舍。
出了門,他牽上馬,走過坊中混亂無序的棚戶區,前方的道路頓時豁然開朗。
一座座豪宅映入眼簾。
每一座,宅邸都是盈檻數百,規模龐大。
這些宅邸每一座都是禦賜之宅。
其主人,每一個都是聲名赫赫的國朝顯貴!
而就在這些豪宅的身後,是汴京城最混亂、最臟亂的地方。
兩者甚至隻有一街之隔。
就是一條輕飄飄的,從這永寧坊中間穿過的小巷。
就將富貴與窮苦,天堂與地獄,劃分開來。
街巷的一邊道路乾淨、整潔、平整。
就連牲畜的糞便也看不到。
街道司下屬的‘城管局’,每隔一個時辰,就會派人來這裡打掃衛生,收走垃圾,甚至還會給道路灑水。
若有人家有喜慶、喪葬之事。
隻要和街道司說好,就會加派人手過來,提供各種增值服務。
賈種民那邊,甚至還提供大和尚/道士念經祈福服務。
隻要錢到位,汴京諸寺、諸觀,任君挑選。
而在街巷的另一側,汙水橫流,屋舍混亂,彼此重疊。
童貫騎著馬,走過一棟又一棟的豪宅。
最後,在一座藏在這永寧坊豪宅區裡的宅邸大門前停了下來。
這宅邸看上去已經荒廢很久了。
大門前的匾額,都已落滿了灰塵。
但門前陳列著戟架,依然在向人們訴說著,其昔日主人的顯赫地位。
而那高數丈的大門上雕刻的龍鳳紋路,則說明著昔年主人與皇室的密切關係。
童貫抬起頭,仰望著那已落滿了灰塵的匾額。
鎏金的匾額字體,依然依稀可見。
蜀國公主邸!
正是當年下嫁左衛將軍王詵的先帝二姐,如今已被追封為越國大長公主的公主邸。
大宋之製,天子賜宅,受賜者隻有使用權和居住權。
除非有旨意,允其傳與子孫。
不然,一旦其病故身死,所賜宅邸就會收歸朝廷所有。
這就是孟昶、李煜等人的故宅,被改為官署的法理依據。
童貫來到大門前,便有
官吏上來,將他的馬牽到馬廄之中去。
他本人則從大門旁的小門,走了進去。
一進門,便能聞到明顯的油墨味道。
來來往往的工匠,在庭院中穿梭。
毋庸置疑,這昔年顯赫的公主賜宅,如今已成為了汴京新報的發行地。
就像昭慶坊的司馬光宅,現在成為了汴京義報的發行地。
而童貫需要兩邊跑。
之所以,將汴京新報的發行地,從永泰坊那邊搬到這永寧坊的公主宅。
最大的原因,就是保密。
因為這永寧坊,是大宋駙馬都尉們蝟集之地。
譬如說,大宋史上最著名的駙馬李遵勖和萬壽長公主的宅邸就在這裡。
萬壽長公主與李遵勖的後代,也依舊住在當年真廟所賜的宅邸內。
而這一家人,因為與皇室關係日漸疏遠,所以迫切的想要和皇室重新拉上關係。
故此,他們是最好的掩護。
此外,在這裡的還有高行周與燕國長公主當年的舊邸。
這一家高家人,同樣很配合,嘴巴捂得很緊。
算起來,永寧坊中的公主邸,也就是蜀國長公主的賜第被朝廷所收回。
本來,去年還有人說,公主嗣子在,是不是要還給嗣子?
但很快王詵就客死異鄉,連屍骨都不能運回來。
這事情就再沒有人敢提了。
今年,這個公主宅被重新啟用,成為了汴京新報的發行場,建起了一個個印刷室、排版間,光是雇傭的工人,就有數百人之多。
當然了,出於敬重。
昔年越國大長公主的閨房、起居所是沒有人敢破壞的。
童貫穿過庭院,來到了從過去王詵的住所改造而來的‘總編室’。
一進門,童貫便看到了一個讓他熟悉的身影。
童貫立刻上前納頭就拜:“下官童貫,給邸候請安了。”
雖然,眼前這位邸候,年紀也就比他大個四五歲。
兩人的官位,現在相差也不算大。
但人家是官家身邊日夜侍奉的親信近臣,未來所有內臣腦袋上的大貂鐺。
由不得童貫不敬重,不小心。
馮景悠悠起身,道:“官家德音下降,管勾汴京新報公事童貫聽旨!”
童貫立刻麵朝皇城方向磕頭頓首:“臣貫恭聽德音。”
馮景道:“童貫附耳過來。”
童貫立刻爬到了馮景麵前。
馮景則蹲下身子,湊到他耳邊,低聲囑咐起來。
童貫聽著,整個人都開始因為興奮而顫抖。
他知道的,這是潑天的富貴降到了他身上!
這趟差事辦完,他童貫在當今麵前的地位,恐怕就要僅次於眼前這位邸候。
未來的入內內侍省,必有他一席之地。
說不定,還有望和偶像李憲李爺爺一樣,出為邊帥,建功立業!
馮景將該交代的事情交代完後,便將一本用著火漆封好,同時蓋了當今官家私人印信的冊子,交到了童貫手中,在那冊子上輕輕用力,道:“切記切記不可使外人知!”
“諾!”童貫磕頭說道:“請邸候轉告大家,臣若有閃失,便請斬臣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