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兩宮歸還決策權(2 / 2)

但對偏遠地區的人來說,這卻是喜事。

這就是趙煦,為何要將這些家夥往偏遠軍州貶的緣故了。

想了想,趙煦就決定回頭,批點錢去南川縣。

好歹讓王岩叟的學校能有個模樣。

同時,也算是給他一個機會。

若他真能在教育事業上,做出成績來,趙煦倒也不是不能起複。

當然,禦史或者重要職務是彆想了。

但到國子監裡為官,或者參與國家重要典籍編纂工作,還是可以的。

看到王岩叟,趙煦難免就想起了劉摯和孫覺這兩個同樣被他貶黜的激進派。

於是問著身邊馮景:“馮景,去吏部問問,秀州判官劉摯、施州知州孫覺,自到任後都在做什麼?”

“諾!”

……

當天傍晚,趙煦回到保慈宮的時候。

兩宮已在等著他了。

“官家明日就十二歲了……”太皇太後拉著趙煦的手道:“古者為舞勺之年,可學詩禮頌。”

“而官家是天子,明日之後,當要學習主持宗廟祭儀,奉養祖宗神靈,背負社稷了。”

向太後也道:“是啊,六哥明日之後,就將為我大宋少君了。”

“吾與太皇太後已經商議過了,待到明年,六哥就要多多參與朝會,不可再如如今這般,因貪早睡,不與朝會了。”

趙煦連忙拜道:“太母、母後,臣還年幼,乞與寬限……”

“這宗廟祭儀,臣可以學。”

“但朝會的話,臣恐怕還難以參與。”

大宋朝會,雖然已淪為禮儀性質居多的場合。

但,還是有些非人類。

趙煦若要參朝,一般四更天就得起來,然後與一幫大臣,頂著熊貓眼在那殿上枯坐大半個時辰。

這對已經習慣了現代生活節奏的趙煦來說,實在無法接受。

將來他親政了,他是肯定要改時間的。

最起碼,也要將朝會時間挪到辰時。

向太後道:“六哥,此乃朝中群臣之請……”

“群臣皆言:成王年十二,周公負成王升殿,與宗廟祭儀,並與朝政諸事……”

準確的說,這是都堂、六部大臣還有三衙將帥們的共同請求。

“若六哥不允的話,嗣濮王、大宗正與同知大宗正,恐怕得去景福宮先帝神靈麵前謝罪了……”

對大臣們來說,現在的兩宮聽政,他們是多少有些不耐煩了。

同時,朝野也有議論,將章獻明肅故事拿出來說事。

話裡話外,都是擔心兩宮聽政會與章獻明肅一樣,將權力把持到死。

這……

誰受得了?

宰執們立刻亞曆山大!

這壓力也同時傳導到了大宗正趙宗晟和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以及嗣濮王趙宗暉的身上。

於是今天早上,嗣濮王趙宗暉、大宗正趙宗晟、同知大宗正趙宗景一起入宮,與兩宮商議。

話裡話外,都是讓兩宮進一步放權,以安定內外人心,以免‘朝中人心多思’。

還說什麼‘方今天子神聖,有類成王’,假若不能和成王一樣的話,那麼他們這幾個人,就隻能去景靈宮,到英廟和先帝神靈禦容麵前長跪不起了。

這其實就是警告——不要學章獻明肅。

你們把握不住的!

言下之意其實也是在勸兩宮要體麵。

彆和慈聖光獻一樣,鬨到不體麵。

那不好!

也有傷天家的顏麵,更損高、向兩家的福澤。

這就是趙煦始料未及的事情了。

但也在情理之中。

在士大夫們眼中,兩宮垂簾聽政,是權宜之計,萬不得已下的選擇。

而現在,趙煦這個少主,既已證明有著不輸正常成年君王的智力和手腕。

兩宮就變得很礙眼了。

朝中內外,都是人心湧動。

太學裡的太學生,坊間的輿論,還有各地士紳的態度都在無形中,給朝臣施加了莫大壓力。

迫使朝臣必須采取行動!

在這個事情上,朝政大臣,無論文武,都隻能有一個態度——必須支持天子親政,必須讓兩宮放權!

這是最大的政治正確!

在這個事情上,不分文武每個人都必須過關、表態。

誰不表態,誰就會被天下人唾罵,被輿論鞭笞、懷疑。

一個不小心,表態不及時就可能被人扣上不忠的帽子!

正好,今年興龍節後趙煦在名義上就滿十二歲了。

而士大夫們從故紙堆裡,翻出一個不知道真假的‘成王年十二,周公負成王升殿,與宗廟祭儀,與參朝議’的記載。

頓時,就奉若至寶,然後拿來施壓朝臣、三衙殿帥以及宗室大臣。

趙煦在這個事情上,是有些猝不及防的。

他聽完向太後的話,苦笑一聲,道:“母後,兒尚還年幼……還要長身體……”

“這早朝,就不參加了吧……”

“這樣吧……”

“明年開始,兒儘量在辰時之後,前往紫宸殿、崇政殿聽朝,學習政務……”

趙煦對自己的身體,是很關心的。

他可不想,耽誤睡眠,導致身體發育不良,落下病症。

“也好……”太皇太後聽著,卻是歡喜起來。

她還是想著,儘可能的多享受權力。

向太後見著,考慮到趙煦確實還小,需要多睡眠,便隻好點頭,道:“也好。”

“隻是,六哥還是得多參與朝政。”

“娘娘,您說對嗎?”她看向太皇太後。

太皇太後嗯了一聲,道:“太後說的是理。”

“官家確實該多參與朝政。”

“娘娘聖明!”向太後立刻就道:“娘娘,新婦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嗯?”

“不如這樣……”向太後輕聲道:“明日朝會上,新婦與娘娘一起給都堂下詔,命都堂宰執,今後若有大事,可請旨於福寧殿……”

宰執請旨福寧殿的意思,就是將決策、拍板的權力,歸還給趙煦。

向太後的話,雖說的很委婉,用了‘可請旨於福寧殿’,看似是保留了兩宮的決策權與拍板權。

可按照目前的趨勢,隻要有了這個旨意,那麼大臣們就絕不會再去慶壽宮、保慈宮請旨了。

因為沒有人敢承擔這個政治風險!

換而言之,其實就是兩宮依舊垂簾,參與朝會,聽政。

但大事上的決策與拍板,卻得聽福寧殿的了。

太皇太後頓時猶豫了一下,多少有些舍不得。

可,她看著向太後的神色,又看了看在她麵前的趙煦乖巧的樣子,想著朝野內外的壓力,最終點頭道:“也好!”

“官家確實是該多與朝政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