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故園投足總陽春(2 / 2)

現在,重新走在這花園裡,一切都是這麼的熟悉。

他曾在這裡嬉鬨,也曾在這裡歡笑。

這裡的一草一木,一樹一亭,他都有印象,甚至可以想起一些點滴的浮光掠影,記起一些兒時的歡樂。

住在這裡的日子,是他上上輩子,少年時最後的快活時光。

“是了……就是這裡了!”趙煦走進一個小小的涼亭,伸手撫摸著涼亭裡的石桌和石位上,雕鏤著的圖案,腦海中回憶起了,父皇曾就坐在他對麵的石位上,帶著他接見了一位入京參加童子試的神童。

那人叫什麼,趙煦已經忘記了。

但是,趙煦記得,那人和他年紀差不多。

但卻已經可以準確無誤的誦讀《詩經》、《尚書》、《禮記》、《易經》、《孟子》、《論語》。

父皇因此歡喜不已,特地將那個同齡人,帶到了慶寧宮,叫他在趙煦麵前,表演了背誦《孟子》、《論語》。

“六哥,你比他如何?”父皇的聲音,似乎猶在耳畔,趙煦垂下頭去。

當時的他,隻是初通《論語》而已。

哪裡能與那位神童相比?自是自愧不如。

可惜的是,那位神童,自從離京後就再無音訊。

上上輩子,趙煦在汴京等了他一十七年。

卻並未在殿試或者太學中看到過他。

很可能,又是一個傷仲永的例子。

趙煦想著,就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知道的,他無憂無慮的童年已經結束。

上上輩子如此。

這一輩子,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上上輩子的他,在走出慶寧宮前,還是一個保有著童真的孩子,一個可以被人隨意拿捏的木偶,人畜無害的傀儡。

而這一世的他,在稚嫩天真的孩童麵容下,藏著的是一個已經坐了整整一十六年天下,還在九百多年後的新世紀,留學了幾近十年的靈魂。

他知道的,他不能再緬懷過去了。

於是,他站起身來,用一句詩詞,結束了自己對過去的追憶。

“往事回頭皆噩夢,故園投足總陽春!”他輕聲低語著後人的詩詞,帶著人,走出涼亭,徑直從花園的小徑穿過,走到了慶寧宮的殿垣範圍。

也就是宮門門口。

值守在門口,穿著衷甲的禦龍直們,見到趙煦瘦小的身影,立刻恭身下拜,口呼殿下。

趙煦瞧著他們。

黑白分明的眸子中,倒映著這些高大健壯的軍人身影。

趙煦心裡麵明白,這些守在慶寧宮外,由燕達調來的禦龍直,就是他的底牌,也是依靠。

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可能出賣、背叛趙煦。

獨獨這些禦龍直不會!

為什麼?

因為,這些燕達親自挑選出來的禦龍直,在他們來到這慶寧宮,守衛趙煦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和趙煦綁在了一起。

趙煦要是壞了事。

這些人和他們的家人妻小即使不死,也會被流放廣南、嶺南,甚至刺配沙門島,哪怕遇赦也不能回。

而趙煦位置隻要坐穩了,這些人的禦龍直身份,就不可動搖,用新世紀的話說,便是拿到了編製,而且是皇帝身邊的親衛侍從編製!

這可是能夠父子相傳,子孫相繼的金飯碗!

足夠這些廝殺漢,把腦袋彆在褲腰帶上,為了趙煦拋頭顱,灑熱血了。

而這些人,曾跟隨燕達,轉戰萬裡。

從熙河路、秦鳳路、環慶路、麟延路一直砍到交趾,立過汗馬功勞,斬殺過無數敵人!

殿前諸直,那些花架子,在他們麵前,不堪一擊!

他們的存在,足以確保,哪怕是皇城大內的親事官、親從官和殿前諸班,統統反了。

這些禦龍直也足以護持趙煦,殺出重圍,去江寧找王安石,或者去洛陽找文彥博、富弼、司馬光。

所以,趙煦隻是看了他們一眼,像個正常的孩子一樣,好奇的打量一番,就轉身走回去。

不需要說話,也不必多言。

趙煦隻需要,每隔一段時間,有意無意的出現在這些人麵前。

讓他們看到,他們所效忠的人的樣子,確保他們不會認錯。

這就足夠了!

剩下的事情,自有人去做。

回到內寢沒一會,國婆婆從趙煦的母親朱德妃那邊回來了。

她帶回了德妃閣的消息。

“姐姐言:公主小恙,幸得中官教旨,命有司備醫廨,以候太醫,感激不儘,已是著人寫了謝表,敬呈中宮聖覽……”

對此,趙煦並不意外。

他的母妃,就是這樣的性子。

上上輩子,即使趙煦已經大權在握了。

但她在向皇後麵前,依然是伏低做小,謹小慎微,侍奉恭敬,從未想過,要借助兒子的地位,去爭那個位置。

如今也是一般。

說不定,他的母妃,還會因為向皇後的善意,而歡欣雀躍呢!

……

坤寧殿。

向皇後手中拿著,從德妃閣處送來的謝表。

“朱德妃倒是個實誠人!”看完謝表,向皇後滿意的點頭。

這封謝表,用的文字,雖不華美。

但是言真意切,姿態放的很低。

文字之間,隱約自比民間妾室,稱向皇後為女君。

向皇後看著,就非常開心。

“聖人恩惠,德妃感激不儘,特意囑咐臣言:俟公主康複,必攜公主來聖人駕前謝恩!”剛剛從德妃閣裡回來的閻守懃,低著頭說道。

“這就不必了!”向皇後放下謝表:“你去曉瑜德妃:如今官家臥疾,妹妹在閣中,好生撫養、教導公主、皇子,便已是有功,待官家康複,本宮必為妹妹請功!”

卻已不再稱其姓氏,隻說德妃。

顯然,向皇後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是!”閻守懃微笑著躬身。

……

注:那個神童叫朱天錫,續資治通鑒長篇記載,元豐七年四月神宗帶著哲宗在睿思殿,一起召見、麵試了這個神童,命其誦讀經書‘皆全篇百餘通’,神宗於是指朱天賜問哲宗:‘汝能如彼誦書乎?’於是,賜朱天錫五經出身,賜錢五十千,告誡其認真讀書,不要荒廢。

可惜我查遍了史書,再也沒有見過這個神童的名字,可能早夭了,也可能如方仲永一般傷仲永了。

在這裡,為了情節需要,進行了一定加工,將召見地點,改在慶寧宮。

注2:在北宋宮廷,皇子在口語上,對其生母稱‘姐姐’,這可能來源於北宋早期,公主出嫁後升行的規矩,意思就是——公主下嫁駙馬家,她的輩分會提升到她的公婆一級,這樣就避免給公婆行禮了,不過這個規矩在中期後,就漸漸廢棄了,原因?儒家禮法倫理不提倡,但宮廷似乎保留了這個規矩,哲宗死的時候,他的母親就抱著他哭著說什麼姐姐肚子裡生下你什麼什麼的。

PS:不太懂發彩蛋章,我得去請教下人,學會了給大家發慶寧宮的位置和漏刻的圖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