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後正想著這些事情,內心憂煩之際。
帷幕之外,傳來了老宗元的聲音:“娘娘,管勾慶寧宮馮景在殿外乞見娘娘慈麵!”
高太後回過神來,楞了一下:“馮景?”
“就是那個李舜舉保舉給皇帝的內臣嗎?”
“是……”
“他不在慶寧宮中服侍六哥,來老身殿中作甚?”高太後好奇的問道。
“啟奏娘娘,馮景言,乃是奉延安郡王令旨來朝娘娘!”老宗元答道。
“哦……”高太後奇了:“六哥令馮景來見老身?”
“可是有事?”對於那個從前一直被皇帝養在深宮,鮮少接觸的孫子,高太後如今的觀感很不錯。
懂事、孝順,最重要的是知禮明禮。
小小年紀,便已經知道禮法的重要性。
以幼衝之年,便主動給父皇帝抄寫佛經祈福,尤為難得的,為父祈福之餘,還知道,要為太母、母後、母妃也祈福。
而且,順序安排的非常好,措辭也契合禮數。
知道要祈禱太母萬壽,然後是母後千秋,最後才是母妃長樂。
僅僅是這一點,就讓高太後明白,這個孩子很不一般!
而近日種種,更讓高太後內心在欣喜之餘,多少有些嫉妒。
嫉妒皇帝!
皇帝長子如此懂禮,如此孝順,如此聰俊!
反觀愛子雍王呢?
夫妻失和,嫡子不孝,也就罷了,便是剩下的幾個兒子,也沒有一個成器的。
叫高太後每每見了,都為自己的愛子命運多舛而愛憐不已。
帷幕外,老宗元規規矩矩的稟報著:“啟奏娘娘,臣聞馮景言,乃是延安郡王近來讀書,甚有不解未知之處,特著馮景持書來朝娘娘,乃是孫臣孺慕娘娘聖慈,渴求娘娘保佑擁護教導之心!”
高太後聽完,頓時歡喜起來,問道:“果真如此嗎?”
老宗元拜道:“娘娘可召馮景至殿前,一問便知!”
高太後點點頭:“那便著馮景至老身殿前說話!”
“遵旨!”
片刻後,高太後就透過帷幕,看到了老宗元領著那慶寧宮的內臣馮景,到了她帷幕前。
那馮景在帷幕外深深一拜:“臣管勾慶寧宮景,伏問娘娘萬福無恙!”
高太後道:“老身無恙!”然後問道:“老身聽說,是六哥命你來朝老身,可有甚事?”
馮景不敢怠慢,連忙跪下來,認認真真的將延安郡王的話,對高太後複述了一遍。
高太後聽完,眼睛頓時就有些發亮了。
實在是,趙煦說的話,說到了她心坎裡去了。
什麼叫‘伏唯我太母聖謨光大,慈愛天下’,什麼又叫‘乞我太母,闡發聖人之教,不吝慈聖之言’。
此時此刻,高太後感覺,這個孫子說話簡直是太好聽了。
真不愧是她的孫子!
不過,嘴上高太後還是要矜持的。
她故意問道:“六哥果真如此說嗎?”
“臣安敢欺瞞娘娘?”帷幕外,馮景用力的磕頭奏道:“此皆郡王殿下原話,臣一字也不敢遺漏、更改!”
“若有,乞娘娘將臣杖斃,以治臣欺瞞娘娘之罪!”
“六哥真乃老身之……賢孫也!”高太後勉強按捺住內心的歡喜,語氣之中,卻已經難掩雀躍了。
當年,皇帝侍奉姨母兼姑後慈聖光獻的樣子,高太後看在眼裡,嫉在心中。
不意如今,孫子似乎也和皇帝當年一樣。
高太後品味著孫子的那些話,心中如同吃了蜜糖一樣。
她也終於知道,緣何當年,慈聖對先帝已經非常不滿了。
但皇帝一勸,還是主動去和好的緣故。
有此賢孫,夫複何求?
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