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戰前部署(2 / 2)

所以,他在位的那些年,很少直接乾涉前線指揮。

他隻做一個事情——製定大戰略!

現代留學後,趙煦更是學到了精髓——隻要能打贏,前線的事情少管。

他也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一場勝利。

狄詠聽著,卻很感動,連忙拜道:“臣謹奉聖命!”

“這第二點……”趙煦接著說道:“卿到了廣西,當注意團結和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尤其要約束上下將佐,不可輕視、汙蔑各侗!”

“更不得有強搶民女、奸淫之事!”

大宋的禁軍士兵們,連自己的手都管不住,就更不要指望他們管得住自己的褲襠了。

章惇開湖南,就差點被這些管不住褲襠的丘八攪渾了。

若不嚴加約束,趙煦真擔心,那些丘八還沒有出國門,就先和自己人乾了起來。

說到這裡,趙煦就對狄詠道:“總之,能用錢解決的事情,不要讓人見血……明白嗎?”

趙煦的意思,自然是狄詠可以想辦法。

從歸化州、順州甚至是廣源州各侗侗主手裡買些婦女。

但狄詠聽著,眼珠子轉了轉,就匍匐下去:“臣明白了!”

嗯……

陛下的意思是,打進交趾,俘獲交趾士紳和官吏的妻妾,都可以循例作為賞賜發給上下?

日後若有文官彈劾,就把這個事情的責任,自己背起來!

就像當年平定川蜀的那樣。

懂了!

狄詠決定,啟程後就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上下將佐。

有了這根胡蘿卜,再有丘八在國境內管不住自己的褲襠。

那就正好砍了祭旗!

“至於第三件事情……”趙煦對狄詠道:“卿當牢記,章相公才是主帥!”

“即使章相公的軍令,不合理,卿也要服從!”

趙煦可不想再看到,前線將帥不和,互相拖後腿的事情!

大軍作戰,軍紀要嚴!

何況章惇是知兵的。

狄詠對此自然沒有異議。

大宋的政治正確,他最清楚不過了——文臣統軍,為最高原則。

……

送走狄詠,趙煦把石得一叫到身邊,問道:“石得一,軍醫們都已經回京了嗎?”

石得一答道:“奏知大家,燕指揮已經帶人接收了!”

“如今,正在城外的金明池內,依旨意集訓諸軍醫,以及招募而來的醫兵……”

趙煦點點頭。

燕辰這次也將率部跟隨出發廣西。

隻不過,不是作為作戰部隊的將領,而是以禦龍左直第三指揮的身份,出任管勾廣南西路傷病公事兼諸軍藥總管。

負責統轄軍醫、傷病院,並管理傷藥和救治諸事。

所以,花露水和酒精、火藥等戰略物資,趙煦都交給了燕辰。

同時,燕辰還依照趙煦的命令,從其他在京禁軍之中,選拔了數百名做事細致的禁軍青壯,充作醫兵。

就是那種在戰場上抬擔架,並擔任軍醫助手,主要負責傷病院的清潔、衛生、管理工作的醫療兵。

這算是趙煦對燕辰的培養吧。

傷病院,隻要管理得當,就可活人無數。

隻要他能認真做事,那麼,日後大宋南征北戰之時,他都可以在後方做這個事情。

有了這些功勞,將來燕達致仕,子承父業就順理成章。

而燕辰卸任禦龍左直指揮後,他的弟弟燕援順理成章的從禦龍左直第三直副指揮繼任。

依舊代替趙煦指揮並統帥,他最信得過的禦龍直。

燕家受到的恩遇之大,讓上上下下都是羨慕不已。

問完燕辰的事情,趙煦忽然想起來朝中的事情,於是問道:“都堂各位相公,對章相公出知廣西都有什麼反應?”

石得一搖搖頭道:“都堂宰執們,對此似乎並無意見……”

“幾乎都沒什麼談論此事!”

“即使談起,也隻是說:章子厚之才,足堪大任!”

趙煦笑了一聲,隨口問道:“那私底下呢?”

“臣不敢打探宰執私事!”石得一低著頭說道。

趙煦嗯了一聲,道:“如此甚好!”

特務是把雙刃劍。

用的好自然好,用不好也容易割到自己的手。

所以要有分寸。

在朝中,特彆是都堂上,收集公開情報就可以了。

宰執們的私事,是不可以去窺探的。

而趙煦需要的,其實也隻是宰執們的公開表態。

至於私下?

私下的事情,誰還管得著啊?

隻要他們不密謀叛亂,趙煦也懶得管宰執們私下到底怎麼議論他的!

……

廣南西路、歸化州。

楊景通率領的交趾軍隊,終於開始撤軍。

倒不是他自己想撤軍。

實在是在歸化州,他已經呆不住了。

儂智會居然已經回到了歸化州!

勿惡、勿陽各侗的侗丁,都被其鼓動起來,與他的軍隊作戰!

其子儂進安,更是親自率領一千多侗丁,和他的軍隊打一仗,搶回去了幾百人。

北朝順安州(今廣西靖安縣)知州儂盛德父子,也率兵來援。

同時,北朝的廣西經略使,也遣使來勒令他退兵。

不然就要發‘邕、桂之兵伐之’。

楊景通不敢再冒險,隻能率兵退去。

不過,他也不虧。

這次進軍,俘獲了數千人,搶掠了大量財富,燒毀了數十個侗村。

而且……

“北朝竟敢失信,私自放回儂賊父子!”楊景通想著:“必須將此事上報朝廷,讓朝廷派員去北朝譴責北朝的經略使!”

“總不能那熊經略走了,新來的苗經略就能不認賬了吧?”

“而且,此事也是極好的借口!”

“正好用來解釋,我這次率兵北征!”

“相信北朝的那位苗經略,肯定不希望,我朝使者入汴京,告他一個‘擅啟邊畔’的罪名!”

楊景通誌得意滿的想著。

他很清楚,北朝的這幾任廣西經略,都害怕擔負起‘擅啟邊畔’的罪名。

隻要嚇唬一下,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