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大部分都流向了大相國寺的交易市場。
故而,這萬姓交易之地,竟被人稱作‘破贓所’。
身處這等商品經濟洪流的風尖浪頭。
除非是那等修持深厚,佛理精深的高僧。
一般的凡夫俗子,如何經得起孔方兄的考驗?
何況,這大相國寺,雖然是皇家寺廟,清靜之地。
但其周圍,卻一點也不清靜!
鼎鼎大名的第一、第二、第三甜水巷還有小甜水巷,都在大相國寺周圍。
整個大相國寺,幾乎被風月所包圍。
哪個大和尚,經得起出門就被鶯鶯燕燕包圍的考驗?
於是,這大相國寺的僧人們身上,從來沒有僧人的樣子。
除了殿宇中供奉的菩薩外,整個大相國寺上下,都充斥著銅臭。
不過,趙煦懶得管這些事情。
他的視線在和尚們身上一掃而過,然後就在禦龍直以及禮部官員們的簇擁下,直入大相國寺的大三門。
然後,趙煦就抬頭看了看,這大相國寺最讓人嘖嘖稱奇的‘反宇’結構。
果然!
殿宇之上的瓦頭,全部仰起來的結構,這個結構導致了整個大相國寺的殿宇瓦片,呈現出中間凹凸,四周高企的外觀。
於是,就連當年的建築大師俞浩,也曾百思不得其解——每至其下,仰而觀焉,立極則坐,坐極則臥!
完全沒有搞清楚這是怎麼辦到的。
趙煦又看向院牆四周。
並沒有積沙的痕跡!
於是他微微頷首,這是清汴司的功勞。
在過去,汴河每年都要清淤,所以熙寧年間,大相國寺的院牆四周‘積沙及至屋簷’。
而且,不止大相國寺如此,整個汴京城到處都是這樣。
於是一旦出現大風,則‘風吹沙度滿城黃’。
導洛清汴後,隨著汴河淤泥被洛水衝走,再也不需要清淤。
汴京城的市容市貌,為之一變。
市民再也不需要吃沙子了。
而在趙煦的上上輩子,因為李定的原因,清汴司被廢黜。
沒幾年,汴河就再次淤積。
全城人再次跟著一起吃沙子。
趙煦親政後,不得不再搞一次導洛清汴。【1】【6】【6】【小】【說】
僅僅是這一條罪名,李定就該被流放!
“陛下……”韓忠彥來到趙煦麵前,請示著:“相關典儀,皆已於資聖閣中齊備……”
“還清陛下移駕資聖閣!”
趙煦點點頭:“韓尚書請帶路……”
韓忠彥躬身一拜,便親自為前驅,領著被禦龍直護衛的趙煦,向前而去。
大相國寺非常大!
從大三門進入,越過二三門,就是一條不亞於宣德門前的禦街的大廣場。
這裡也是每月萬姓交易之地。
廣場兩側,是大相國寺的大雄寶殿與仁濟殿。
這兩個地方是平民百姓燒香祈福之所。
繼續向前,在廣場儘頭,是金碧輝煌的彌勒殿。
彌勒殿中,高達數丈的彌勒佛金身塑像,微笑著迎接四方來客。
穿過彌勒殿,又是一個大廣場。
其中遍栽著各種樹木,遍栽著種種奇花異草。
在廣場兩側,有著文殊、普賢兩閣,是汴京城權貴們燒香祈福之地。
而皇室,自然是高臥於九重天的資聖閣。
於是,資聖閣建在大相國寺最深處,也是這個第三廣場的儘頭。
資聖閣是汴京城最高的閣樓,與朝雲宮的登雲樓並為汴京最高閣樓建築(最高的塔樓則是開寶寺的大鐵塔)。
趙煦在韓忠彥的陪同下,步入資聖閣。
一尊又一尊的黃銅鑄造的羅漢銅像,便映入眼簾。
趙煦麵朝著這些陳列在殿中兩側的那一個個形象各異的羅漢雕像雙手合十,拜了一拜。
他拜的不是羅漢,也非菩薩,而是大宋真宗皇帝。
資聖閣五百羅漢,皆真宗親自遣使,從潁州迎入京城,並供奉在此的。
號為護國羅漢,皇室傳說,可保國祚,福佑萬民。
當然,趙煦知道,這些羅漢並沒有保佑大宋國祚,更沒有福佑萬民。
它們甚至無法保佑它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