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刑舍人來了。”
宋用臣剛走,馮景就來報告。
“哦。”趙煦坐直身子:“帶他進來。”
很快,刑恕就被帶到了趙煦跟前。
“臣恕恭祝陛下聖躬萬福!”
“免禮,賜座!”趙煦在私下,一般都很隨和,這次也不例外。
等到刑恕坐下來,趙煦就問道:“舍人急切來見朕,可是與遼使有關?”
“聖明無過陛下!”刑恕當今阿諛起來:“正是如此。”
趙煦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舍人,真乃朕之張儀、蘇秦也!”
刑恕頓時心花怒放。
蘇秦、張儀,那可都是他的偶像。
而且,兩者都是宰相級彆的人物!
官家是不是在暗示我?
刑恕於是充滿乾勁,說道:“臣豈敢與張、蘇二賢相比?”
趙煦摩挲了一下自己的雙手,就對刑恕道:“刑舍人不必自謙!”
“此事,舍人儘管放手施為,朕會全力支持舍人!”
“陛下信重,臣感激涕零!”刑恕當即表態:“必不負陛下重托!”
“嗯。”趙煦點點頭:“朕當然是信得過舍人的。”
“往後,朕還將有更多重任,將托付舍人!”
刑恕的心,猛地跳了一下,腎上腺素迅速分泌。
沒有任何人,能拒絕皇帝畫出來的餅。
何況,這位官家隻是年紀小,但他即位以來,給大臣畫過的餅,最後都落實了。
刑恕當即拜道:“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
趙煦在開封府府衙之中,一直待到了這天的傍晚,宮城落鎖之時,才起駕回宮。
自然的,他在開封府做了不少事情。
首先,當然是在蔡京等人輔佐下,開始正式接觸開封府的日常事務。
自然都是蔡京等人精心挑選,篩選過後的公案。
全是好事!
比如說,城東的某家商戶人家,欠了官府二十貫,現在還不起了,有司乞依例減免。
也比如說,左右廂公事言,汴京早春多雨,城外修壕民夫,多有傷寒者,乞開封府施藥。
總之,就是做好事。
趙煦自然是從善如流,一一允準。
除了處理這些事情外,趙煦主要的時間,還是在議事廳之中,聽著蔡京和經筵官們,商議著如何整頓開封府的侵街問題。
大臣們討論來,討論去,最終總會被同一個問題困擾——假若拆了城內百姓和禁軍們侵街、侵河的房子。
他們住那裡?
睡大街嗎?
萬一大規模的凍死在外麵,誰負責?
那肯定是提出拆了他們房子的人!
沒有人敢承擔這個責任!
就更不要說,要人命的禁軍兵變了。
這個事情,就這樣陷入了僵局。
範純仁、呂大防,倒是想過另辟蹊蹺——擴大汴京城。
可這樣一來,就又有新問題了,建新城是大工程!
沒有個幾百萬貫,想都彆想。
去哪裡搞這筆錢?
總不能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就創造新的問題吧?
何況,朝廷是不可能同意這樣做的。
因為,元豐元年才重修過京城,舊黨士大夫們本來就對這個事情極為不滿。
如今,若是再次大興土木,朝野內外,都將口誅筆伐。
於是,這個事情就這樣僵住了。
趙煦自然不急,也安慰著大臣們不要著急,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
他這樣的態度,倒是安撫住了群臣。
回到宮中後,趙煦先到了慶壽宮中問安,然後又到坤寧殿裡問安,陪著向太後用了晚膳,又說了一會話,才回到福寧殿。
這個時候,已經是晚上的戌時了。
趙煦在女官們的服侍下,沐浴清洗,換上乾淨的睡衣,然後就上床睡覺。
他現在年紀小,睡眠好,所以很快就進入了夢鄉之中。
……
趙煦睡的香甜的時候。
汴京城中的許多人家,卻在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他們都已經知道了,今天在開封府發生的事情。
這很正常——連皇宮大內的消息,都常常被人傳的滿天飛,區區開封府?那簡直就是個四麵漏風的破房子。
他們或許不知道,宋用臣和孫賜等人的談話詳情。
但他們肯定知道,孫賜等人在辭拜出門時,被宋用臣叫住留下的事情。
而宋用臣是什麼人?
先帝最信任的大貂鐺之一,同時也是當今官家身邊最親信的大貂鐺之一。
去年大名府治水、修河、修路,官家就是以其節製、主持的。
於是,他們開始用儘一切辦法,想要打探,宋用臣到底和孫賜等人說了什麼?
而結果,也很快回饋到了這些人麵前。
宋用臣,代表天子,賜給了這些人一種新的釀酒之法,作為賞賜。
據說,這種新的釀酒之法,乃是宮廷秘方。
這些人直到聽到這個消息,才將懸著的心,放回了肚子裡。
“當今官家,果然仁聖寬厚啊!”無數人在聽說了事情後,就都笑了起來。
“果是仁廟子孫呐!”更有人洋洋自得,甚至在心中笑話起那幾個還了錢的家夥。
“宮廷秘法?”
真當他們是鄉下的土財主,沒有喝過皇宮裡所謂的‘陳年佳釀’?
嗬嗬!
如今,幾萬貫的浮財,就換了一個這勞什子的‘宮廷秘法’。
真是搞笑!
於是,連帶著他們對孫賜的態度也變了。
從過去這幾日的嫉恨、非議,變成了冷嘲熱諷。
“到底隻是一個酒博士,太莽撞了!”
“如今,腸子都悔青了吧?”
“恐怕明年連買曲的錢都要交不起了!正好,可以吞下他家的那些腳店!”
但,他們不會知道,此時此刻,孫賜在家中書房,看著那本禦賜的小冊子,雙目放光。
因為,這本小冊子上,不僅僅圖文並茂的將釀酒的技術、流程以及步驟,記錄的無比清楚。
更緊要的是,小冊子上夾著的一張紙。
這紙是元書紙,宮中禦用的紙張,紙上有著文字。
“忠義之商!”孫賜低聲念著這四個字。
在這四個字旁邊,還蓋著一個印璽,印璽用的是小纂。
元祐禦製之寶。
當朝天子年號,就是元祐,所以,此乃天子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