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童貫的野望(2 / 2)

像徐州的寶豐鐵監的鐵為什麼連鑄錢都不行?

沈括就認為,是因為徐州寶豐監用的是石炭為燃料的緣故。

趙煦微笑著說道:“愛卿請看,朕這圖上的爐子,燃料室和爐膛是分開的,是通過火道,將火氣反射到爐膛,如此一來,石炭之中所含的那些影響鐵性之物,便不會進入鐵水之中!”

趙煦在現代,自然看過夢溪筆談。

所以他記得很清楚,沈括曾在夢溪筆談裡專門說了好幾章的煉鋼、冶鐵。

沈括在那些文字裡,有一個很有名的比喻:鐵中有鋼者,如麵之有筋,濯儘柔麵,則麵筋乃見,鋼亦然。

他認為,煉鋼就像揉麵。

反複揉撚、捶打之後,鐵就能變成鋼。

不能說錯,甚至可以說是觀察極為仔細了。

奈何,他所見到的,隻是一個表象,並沒有找到關鍵。

不過,對於一個封建社會的士大夫來說,沈括能清楚的觀察到這些細節,已經很優秀了。

不能強求太多。

沈括拿著圖紙,仔細看了看。

然後他就發現,這爐子的構造,似乎不同尋常呢。

首先,這爐子的高度,就超出了沈括的想象。

足足有兩丈高。

而且,從圖紙上看,這爐子是靠著山體的。

此外,爐體是圓形的,而非沈括所見的那些煉鐵坩爐那般是方形的。

這就讓沈括有些抓耳撓腮了。

圓形?

怎麼砌這個爐子?

他抬起頭,看向坐在他麵前的官家。

官家去隻是看著他笑了笑。

得!

沈括算是明白了,這位官家和上次一樣,隻是提出一個想法,給他一個大致方向。

剩下的事情,就全得靠他和專一製造軍器局的工匠、官員一起想辦法。

通過一次次失敗的嘗試,總結出經驗、規律,摸索出方法。

好在,這位官家在這種他親自交代的任務方麵,獎賞驚人!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了今天天子親臨,恩賞上下的例子。

沈括覺得,專一製造軍器局上下,都必然會奮發用力,競相效命。

畢竟,這位官家是真的大方,也是真的願意給錢。

於是,沈括拜道:“臣明白了。”

“不止陛下,在此事上,可有期限限製?”

趙煦微笑著,說道:“給卿一年時間,卿能辦到嗎?”

沈括想了想,答道:“一年之內,臣必讓陛下見到此物!”

至少,他會將這紙上畫著的爐子給建起來。

至於能不能煉鋼?會不會倒塌?

沈括現在還沒有底。

“善!”趙煦微笑著頷首:“卿放手去做就是了!”

“錢帛、人力、物力都不是問題。”

沈括恭身再拜:“臣領旨!”

這位官家和先帝,是有著明顯不同的。

先帝支持大臣做事,常常不惜成本、代價,但他性子急躁,急於求成,總喜歡讓大臣立軍令狀。

也喜歡強行施壓,讓大臣按照他的意思去辦。

永樂城就是最好的例子——本來,種鄂選的築城之地,更安全,也更合適,先帝也都同意按照種鄂的辦法做。

但徐禧跑過去,看了一圈,上奏說種鄂的辦法費錢太多,調用的民力也太多,不合適啊!

臣這裡有個好地方,耗費少,民力調用更少,起碼能節省幾十萬貫呢。

先帝一聽,徐禧說的對啊!

就應該在徐禧選的地方築城。

種鄂上書堅決反對,還拉著他一起,向先帝陳述厲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