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備淮河防線,需要己方水軍很強。
其次是要守備淮南的各路重城。
東線就是淮安、揚州。
中線是蚌埠、滁州、六合。
西線是壽縣、六安、合肥。
沒錯,就是三國時候。孫權一輩子也沒有打下來的合肥,並闖出了孫十萬的名頭。
這三條線,可以通過水路,互相支援。
防禦力很強。
再加上東南是富庶之地,物產豐富,產糧極高,人口眾多。
曆史上。
南宋就是依靠淮河防線,抵抗住了蒙古人的進攻,達到半個世紀之久。
理論上來說。
楚國是有可能依靠這條防線,抵抗住漢軍南下的。
淮安城。
熊無我出兵中原之後,楚國就對淮安城進行了改建。城池加高加固,囤積軍糧、兵器、箭矢等軍需物資。
收集石頭、木材、膏油等守城物資。
增加守備兵馬。
並允許城內外百姓南逃,以至於荒廢了城中的商業,城外的良田。
它從一座經濟繁榮,農業發達的要地,變成了純粹的軍事要塞。
當李廷元率戰兵到達淮安的時候。淮安方麵的探子,已經得到了消息。
城門緊閉,城頭甲兵林立,披堅執銳,殺氣衝雲霄。
楚大將,淮安將軍褚武成身披甲胄,手按刀柄,站在城頭,居高臨下的看著前方。
他是衛所出身,世代為楚將。
原本官拜千戶。
章武皇帝南渡的時候,江南並不太平,盜匪、流寇很多。他因為率兵討平流寇有功,漸漸獲得賞識。
在熊無我出兵之後,他便被提拔為淮安將軍,鎮守淮安重鎮。
褚武成看著城外百餘騎,目光透著猜疑。
這幫人看起來像是本朝敗軍。
但也有可能是漢軍的奸細,來奪城門。
自從熊無我戰敗之後,有部分楚軍逃出來,投奔淮南。但之後就很少了。
中原大部分地方被漢軍占據。
洛陽三城與淮南隔絕,楚軍很難逃回來。
相對的,能逃回來的人,就得懷疑懷疑了。
總而言之,這忽然出現的百餘騎值得懷疑。
就在這時。
百餘騎之中,飛馳出一騎,這騎大叫道:“城上的兄弟不要放箭。我們是濟南軍兵馬。”
“我們的將軍是濟南總兵李公擒虎之子李廷元。”
褚武成聽到這句話後,目中精芒閃爍,揮手下令道:“不要放箭。”
真的假不了。
假的真不了。
他的軍中,就有李家的人。
辨認一下,就真相大白了。
漢軍攻破了濟南之後,砍下了李擒虎的人頭。並往中原各地發布檄文,宣布大勝。
激勵中原臣民士氣。
也試圖打擊楚國的士氣。
父親的人頭被砍下。
李家又是楚國世將,李廷元驍勇善戰。
如果是本人。
那當然是自己人。
大大有利楚國。
“派個人下去,與李廷元交涉。讓他一個人過來,坐上吊籃入城。”
“派人去找李家的人,或是認識李廷元的人,多找幾個。”
褚武成下令道。
“是。”他旁邊的親兵應聲,依令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