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乾勁。
這是楚國與漢國最大的不同。
無論章武皇帝、熊無我如何勵精圖治,強國富民,都是在走一個華夏王朝的輪回。
開國、中興、滅國。
如果章武皇帝真的滅亡漢朝,統一華夏。
他就是中興之主,楚國還會延續一段時間。
但之後會迅速走向保守。
漢朝不一樣。
接受了吳年思想的漢朝,上至王公大臣,下到讀書人、武夫,都有強烈的開拓精神。
齊王在西,西圖中亞,兵鋒直指歐洲,已經開始與斯拉夫人交戰。
太子在東。漢朝在內部實行各種基礎建設,對外鼓勵航海、開拓。
扶桑、高句麗、山東之間的海上貿易的交易量,相較於以前,翻了何止十倍。
按照吳年給的地圖,也有一些膽大而富有冒險精神的人,試圖沿著亞洲海岸北上,探索阿拉斯加。
但因為造船技術的問題,加上北方還是斯拉夫人的領地,是滴水成冰的地方,困難重重。
總而言之。
吳年賦予了漢人開拓精神。
中原的這些官員,漢朝的封疆大吏們,都在努力做事,而不是墨守成規。
玻璃大棚的普及,水利灌溉係統的維護,強化,各巡撫可以自行做主。
但是水泥大路、鐵路的建設,則需要各巡撫商量著辦。
還得由鐵路部、朝廷工部的人一起幫忙。
怎麼規劃路線,怎麼對接各省鐵路,地理勘探,開山、修橋等等。
現在鐵路的當務之急,是衝破黃河的枷鎖,連接河北與中原。
黃河這條母親河,給中原帶來了充足的水源,但也猶如一把神斧,把華夏大地砍成了兩半。
河北的鐵路建設,目前主要還是三條線。
以都城為中心,向北到達遼東。
以都城為中心,向西到達田寧。
以都城為中心,向南到達天津。
其他的小鐵路,都彙入到這三條線之中。
朝廷的鐵路部,衙門日益龐大。
吳年平定了中原之後,朝廷就派遣了鐵路部的官員、工部官員,勘測地形,沿著黃河,尋找地點,構架一座大橋。
上午。
黃河一段水域。北岸上。大量的鐵路部官員與工部官員,以及技術人員,站在黃河邊上,南望中原。
為首的鐵路部官員,名叫章宣,國子監出身,今年三十二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為首的工部官員,名叫陳東,遼東出身,早年從軍,後來受傷退伍,進入工部。
章宣看著腳下的黃河,抬頭看了看前方河麵上,乘坐小船捕魚的漁夫,說道:“這座大橋不好建啊。”
“是啊。”陳東歎了一口氣,點頭說道。
在黃河上建造橋梁,這並不困難。華夏的浮橋建造技術,非常厲害。
但要想建造長久使用的,可以行駛鐵路的水泥橋,那就困難重重了。
雖然隨著鋼筋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建造橋梁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
但黃河太寬了。
而且,黃河的水位正在下降。
二人低頭看著黃河水,臉上的表情很是奇特。
有憂愁,有喜色。
黃河水啊。
自從天子在黃河上遊的陝西、山西開展黃河治理工作後,黃河水就一年比一年清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