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安與弟弟家各自分到了一百畝田地。都是荒地,但可以耕種或放牧。
距離水源也很近。
張平安與弟弟都是種田的高手,看了之後非常滿意。心想,果然還是出來闖蕩好啊。
要是蝸在甘肅,就憑家裡頭的那點地,養活孩子都夠嗆。
官府不僅供給土地,還供給農具、種子,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
這裡的木頭少,所以房子主要是夯土結構的。
現在各家剛來,房子也不多。各家擠在一起,等之後官府會組織他們,一起建造夯土房屋。
甚至官府連耕牛都準備好了。
不過不是送給他們的,需要花錢出租。
耕牛畢竟太貴了,官府也負擔不起。
張平安一家都非常興奮。但到了晚上,女人孩子畢竟弱,早早就扛不住去睡覺了。
張平安與弟弟睡不著,與同行的人聊天。
“我們是幸運的。聽說之後來的人,就分不到這麼多土地了。至少在伊犁這裡沒有了。”
有人說道。
“這是為什麼?”張平安的弟弟問道。
“是因為人口多了唄。天南地北的人都來西域,這裡雖然廣大,但是能耕種放牧的土地卻也不多。”
張平安回答道。
“對了。就是這個道理。以後要來西域的人,就隻能往更偏僻的地方,才能儘可能的獲得更多的土地。”
“或者前往齊國。齊王雄武,有皇帝之雄風。聽說現在那邊,大戰小戰不斷。齊王打下一塊又一塊土地,急需要漢人耕種、放牧。”
“如果去了那邊,就能分到很多的土地。”
“甚至可以購買奴婢。”
“如果漢子有本事膽氣,可以上陣殺敵。建立軍功,獲得俘虜作為奴婢。以及金銀、大片土地。”
“齊王尚武啊。”
“所以有很多能舞槍弄棒的漢子,都樂意去齊國碰碰運氣。”
那人說道。
“我隻會種地,不會舞槍弄棒。等我兒子長大後再說吧。這一百畝土地,分分就沒了。等我兒子長大,就讓他們去齊國,或者更遠的地方闖蕩。”
張平安說道。
“我也是這麼想的。以前都說樹大根深。宗族紮堆在一起,互相抱成一團,才能活的更好。”
“現在一想,就是狗屁。”
“人隻有闖出去才能活的更好,子孫才能昌盛。”
“畢竟人是會增加,而土地是不會平白無故增多的。”
那人也種種的點了點頭,說道。
這個時代的漢人,對於繁育血脈是非常看重的。彆說是沒有避孕措施,哪怕是有。
他們也會嗤之以鼻。
孩子當然是越多越好。
而張平安與他弟弟兩家人,各自分了一百畝土地。兩家人養活十幾個孩子完全不成問題。
等孩子長大,分家分灶。
出去闖蕩。
當兵的當兵,種地的種地,讀書的讀書。
漢人如何不強盛?
在吳年的意誌之下,漢人變得極為可怕。
漢人的兵鋒到達哪裡,漢人就走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