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三十三年,春。
大同城。
城中的斯拉夫痕跡,幾乎都被抹除了。包括人。
或被殺,或遷徙走的斯拉夫人的空位,被蜂擁而來的漢人取代了。
以山西人居多。
大同原本就屬於山西,隻是被斯拉夫人占據了。這裡漢人說的方言,都是山西方言。
民間交流起來,完全沒有問題。
山西這個地方土地很緊張。雖然這些年吳年一直鼓勵山西人向外移民,如東北、扶桑、高句麗還有西域、齊國。
現在還有“下南洋”。
但是也因為現在山西的生存環境比較好,百姓都很能生,隻要不是出意外,比如溺水,病死。
基本就沒有凍死餓死的。
十五歲一代人。
一代代的人出生,成長。人口繁衍,現在山西的土地還是比較緊張。
現在大同府內的斯拉夫人被清洗了,不等官府號召,就有許多人自動來到大同府,“闖大同”。
吳年鼓勵移民,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山西人。
走出山西,闖蕩世界。
使得山西人形成了這種開拓精神。
有的山西人也隻是把大同府當作跳板,他們的最終目的是河套地區。那裡的斯拉夫人全走了,隻留下少量漢人。
土地廣袤,而且肥沃。
而且官府還分田地。
他們很眼饞。
移民是移民,軍隊是軍隊。在吳年禦駕親征的同時,朝廷就征召了大量的新兵入伍,加以訓練。
以補充前方戰損。
足兵足糧。
現在吳年攻克大同、河套地區,雖然有損失,但是損失很小。大量的新兵,被火車運送到山西,再步行到達大同,或留在大同,或前往河套,成為守備萬戶麾下的兵。
為朝廷戍邊。
加上以前斯拉夫人建立的漢人仆從軍,訓練、整編一下。
整個朔方省的守備萬戶力量,非常強大。
再加上工匠建造的水泥軍事建築,修建公路、鐵路,水庫,總之一切基礎設施。
就像吳年說的一樣。
他要把朔方經營的就像是鐵桶一樣,讓斯拉夫人想下嘴,也無法下嘴。
這是他身為大漢朝的開國之君,馬上天子,建武皇帝,為大漢朝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以後的事情不管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情。
相信後人的智慧。
早上。
漢軍野戰軍依次向南進發。他們會回到中原休養生息。
吳年是最後走的。
上午。
大同城的南方。官府修葺的水泥公路,直達城門口。吳年站在鑾輿前,抬頭看著原雁門關守將薛禮,以及接替馮衝的萬戶大將寇崇山。
以及原雁門關內的將軍。
他們坐鎮北方多年,對附近的地形與斯拉夫人很熟悉。
吳年把他們留在了這裡,繼續鎮守帝國北疆。不過不是守備萬戶。而是野戰軍序列。
吳年交代的很清楚。
不要怕事,積極收集草原上的斯拉夫人的情報,惹他們。
就算引發全麵戰爭也沒關係。大漢朝的國力很強大,不存在需要喘口氣的問題。
“諸位將軍,這次一彆,恐怕再無相見之日了。寡人祝你們武運昌盛。”吳年笑著說道,很是坦然從容。
“陛下。”將軍們卻都紅了眼睛,齊齊單膝跪下。
這一彆確實是再無相見之日了。
吳年笑了笑沒有扶起他們,而是轉過身來,踩著小板凳上了鑾輿。隨即,大隊人馬開拔,向南而去。
將軍們就這麼跪著,久久沒有起身。
水泥公路走的就是快,也沒有太大的顛簸。可比來的時候輕鬆多了,吳年坐在鑾輿中,就像是坐在小房子裡。
該吃吃,該睡睡,該看書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