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戰兵們大聲應是,然後簡單救治了一下重傷兵,沿河尋找漁村。
..........
時值正午。
陽武城外。吳年率領戰兵種下的糧食,漸漸成熟。無數的百姓,在田間辛勤勞作,揮汗如雨。
忽然。一支約莫千人的戰兵出現在東方,緩緩的往城池進發。許多戰兵身上的盔甲、戰襖都有血跡,儼然經曆了血戰。
他們昂首挺胸,目光銳利,士氣極強。
“吳”字旌旗、“張”字旌旗,被隊伍簇擁在中間。旌旗下。吳年、張聲等少數武將、騎兵,騎著馬隨軍而行。
道路兩旁田間勞作的百姓,看見這支隊伍紛紛站了起來,然後朝著大路方向,深深的彎下腰來,露出恭敬之色。
百戰之兵,驅逐蠻夷歸來。
人民樂戴。
大軍到達城門口。成玉璉率領部分官吏,立在城門下,神色激動的迎接吳年。
雖說從吳年殺破囚籠,便有了征兆。雖說從高句麗撤兵之後,他便期待著己方大勝。
但是當他知道捷報之後,仍然是激動的不能自已。奉吳年若神明。
壯哉。輔漢將軍。
千古一人也。
“將軍。”成玉璉看到了吳年之後,率領眾人彎下腰,抱拳行禮。
吳年望見之後,單騎上前,翻身下馬,扶起了成玉璉,說道:“免禮。”隨即,他注意到了成玉璉身邊有兩個熟麵孔,朝著他們輕輕頷首。
“入城說話。”吳年又說了一聲,翻身上馬,與眾人一起入城,來到了縣衙堂屋內坐下。
吳年坐在主位上,看著兩張熟麵孔,說道:“張詠、蔡平。你們是帶來了物資嗎?”
“回稟將軍。我們隻帶來了部分人手,先在廣陽府征召精壯成立兩個守備萬戶。物資、糧草都還在後方。一二月內,能到達廣陽。”
兩名官員雙手抱拳,回答道。
“嗯。”吳年輕輕頷首,露出滿意之色。不愧是劉知行,行動真是快啊。
儘快建立兩個守備萬戶,專職防禦。他就可以騰出手來,展開進攻了。
“成大人。秋收快到了。你也組織人手,為稅收做準備。廣陽一府,雖然都是山地,但也能產不少糧食。”
吳年轉過頭來,對成玉璉說道。
“是。”成玉璉表情嚴肅的應了,但很快露出笑容,說道:“將軍。前方傳來消息。蒙元人從廣陽三城撤兵了。他們沒來得及屠戮城池,隻放火燒了一些糧草、物資。”
吳年立刻喜形於色,連聲道:“好。沒事就好。我就怕蒙元人臨走前屠了城啊。”
這一次。
真的是大獲全勝了。既擊破了高句麗的五萬戰兵,又趕走了蒙元人,百姓幾乎沒有死傷。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派人去北方。既然蒙元人走了。讓黃虎、龍且、趙鹽亭留下千戶守備城池。他們帶著親兵回來陽武城。”
“我要開慶功宴。”
“好好慶賀一番。”
rg。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