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後,吳年特地看向了趙鹽亭,沉聲說道。
“是。”
三人臉色嚴肅,抱拳應是。然後吳年沒有任何廢話,出了大帳翻身上馬,拿起了馬槊,率領了王貴的三個千戶戰兵,隻帶了七天的口糧,一些梯子,沒有帳篷,沒有輜重,在向導的帶領下,沿著大路直撲江界府城而去。
兵貴神速不是開玩笑的。
不能把時間浪費在渡河上。三個千戶的戰兵,便可以襲擊一座府城了。攻城略地,侵略如火。
後續的軍隊,慢慢跟上就行了。
在大帳內調兵遣將的吳年比較冷靜,但是當他踏上了大道的時候,體內的鮮血卻霎時間沸騰了起來。
“駕!!!”他一手握著馬槊,一手握著馬韁,策馬向前,抬頭看向前方,內心的火熱,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先不管一箭之仇的事情。
自從漢武帝攻滅衛滿王朝,得到半島土地,分作樂浪郡、臨屯郡、真番郡、玄菟郡,已經過去了一千多年。
現在。
我。
吳年。
率領我的軍隊,再一次踏足在了這裡。從此之後,不會再有高句麗此類的國號。
這片土地,歸入炎漢。
“武皇帝。雖然我知道人死不能複生。但是我想飛越千載歲月與你說話。我們是同類型的人。祝福我吧。”吳年舉起了手中的馬槊指向了天空,大聲說道。
張震、呂言訓以及三個千戶的戰兵,對吳年的舉動都很費解,但是熱血沸騰起來是怎麼回事?
不管將軍說什麼,我們跟上就是了。
“武皇帝!!!!!!!”
吳年軍戰兵都舉起了手中的武器,跟著吳年大叫了一聲。
大道上的高句麗商人、百姓、旅人多如牛毛。所有人都震驚的看著吳年軍。
“吳”字旌旗迎風飛舞,三個千戶的戰兵。
一張張堅毅的臉,一具具魁梧雄壯的身軀,一件件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盔甲。
誰都看得出來,這是遼東猛虎的吳年的軍隊。
而距離上一次漢軍出現在高句麗土地上,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多少年。
戰火,燃燒到了高句麗。
吳年軍會高句麗語的戰兵依照計劃,大叫道:“我們是輔漢將軍的兵,這一次登入高句麗,隻為報一箭之仇。與普通百姓無關。”
“隻要你們安分,就不會有事。”
雖然吳年的計劃是滅國。但是對外不能這麼宣傳。
吳年是報一箭之仇,是針對高句麗王太後。
大道上的高句麗人迅速的分開了兩旁,站在田地上,觀看吳年軍戰兵,聽著吳年軍的喊話。
普通人不知道該怎麼反應,茫然無措。
有的人則在心中咒罵了起來。
“出兵五萬進入遼東,不僅毫無戰果,反而損兵折將。”
“現在報應還來了。”
“太後啊,太後。你做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