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告奮勇擔當先鋒的趙鹽亭,首先率部到達了高句麗京城。
“趙”字旌旗下。趙鹽亭身披厚重的盔甲,跨坐駿馬,十分振奮的看著前方偉岸的城牆。
當年自己的選擇,真是太對了。
遼東四府,加上高句麗的半壁江山,立下一國基業,綽綽有餘。我身為開國功臣,校尉之一。
怎麼也能撈取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
趙氏與吳氏始終。
與國共存亡。
振奮之餘,趙鹽亭抖擻了精神,下令道:“分出四個千戶的戰兵,接管城防。”
“分出四個千戶的戰兵,進入高句麗王宮。”
“傳我軍令。城中分毫,都不能動。誰敢違犯軍紀,殺無赦。”
“是。”趙鹽亭的親兵大聲應是,傳令下去了。不久後。吳年軍趙鹽亭部,徹底接管了高句麗京城。
很快。留下來的高句麗文臣武將,權貴、書香都得到了消息。他們走出了家門,彙聚往城北,迎接新王入城。
老臣於威則的府邸。
於威則既沒有跟隨高句麗王南狩漢城,也沒有自儘殉國,更沒有投降吳年的打算。
他想乾票大的。
得到消息之後。於威則穿戴上了自己的朝服,在堂屋內召見了自己的子弟妻妾。
於威則抬起頭來,目視子弟妻妾,氣勢極為壯烈。說道:“這一次。我要以我血,濺吳年一身。”
“我家必滅。”
“為了避免你們受辱,我已經把一切都準備妥當。你們計算時間,放火自儘吧。”
“老爺。我不想死。”
“公公。”
婦孺們聞言都是大驚失色,當即癱瘓在地,哭哭啼啼。於家男丁卻是硬氣。
“是。”於威則的長子,於定國大聲應是。
“請父親先行,我們隨後就到。”
“嗯。”於威則滿意點頭,好小子,我沒看錯你。我們於家滿門忠烈。隨即,他往袖子內藏了一把匕首,昂首挺胸的走出了自家宅邸,乘坐上軟轎子,往城北而去。
等於威則到達城北的時候,在場的人都是驚訝的看著他。
這老爺子怎麼也來了?
在高句麗。
於威則是出了名的硬骨頭,忠臣。便是連李金珠也都忌憚三分。彆人投降吳年,都不稀奇。
於威則投降吳年,卻仿佛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一般,充滿了不可思議。
當即,有人腹誹起來。
“這老家夥平日裡自命不凡,以忠臣自居。想不到關鍵時刻,也是個慫包。與我們有何分彆?”
也有部分人皺起了眉頭,感覺到事情有點不妙。
這老家夥,不會想做出什麼事情吧?
就在這詭異的氣氛之中,吳年的大軍到達了京城。
趙鹽亭已經先一步入城,吳年的安全已經不需擔心。吳年在數百名親騎的簇擁下,來到了高句麗城門前。
“我吳年想滅的國家,滅亡隻是時間的問題。”
吳年昂起頭來看向偉岸的城門樓,心中難免有些自傲。
高句麗地區強國。
但他破城滅國,在數月之間。
試問古來英雄,有幾人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