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閣與論功行賞(2 / 2)

將門梟虎 江左俊傑 6043 字 10個月前

有二十一人。

都賜給丹書鐵券,允許世襲罔替。有大功者,在爵位的同時,賜給勳官。

比如說李勇的官職是。

右柱國、陳國公李勇。

人數有點多,但沒辦法。一個國家的建立,不能隻靠民族感情。

正所謂。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彆人給你賣命,你不給彆人甜頭,誰給你賣命?

趙鹽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馮衝雖然忠心,但對功名利祿也極為上心。

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攻入楚都,衣錦還鄉。

所以凡開國之君,必定大賜爵位,以籠絡人心。他這裡算比較少的了。

但後來,會因為種種原因,而被後繼之君,革退爵位。

因為養著這些公侯,是要花費國家財政的。

不過吳年仔細看了看後邊賜給的服飾、田宅、金銀、器物,以及歲給的俸祿,滿意的點了點頭。

劉知行還是很務實的。這些爵位很風光,也允許後世子孫世襲罔替。但是給的俸祿比較低。

比如說陳國公李勇,歲給祿米一千石。也就是十幾萬斤糧食。

吳年對這份功臣名單很滿意,又很不滿意。抬頭對眾人說道:“我在高句麗就交代過。我能有今日,劉知行功第一。怎麼沒有他?”

吳年看向劉知行。

眾人識趣的沒開口,劉知行正想開口。吳年搖頭說道:“封賞功臣,彰顯忠義。可以讓賢、愚都為我所用。這既是你的榮耀,也是我應該做的。”

“長史勞苦功高。昔日漢高祖賞蕭何功臣第一。長史。我之蕭何也。特賜左柱國、英國公,歲給祿米一千五百石。”

“另外。衛校尉戰功卓著,大小百餘戰。特賜周國公主。賜衛長青將軍嫡長孫為郡侯,世襲罔替。”

劉知行本想說愧不敢當,但是見到吳年都這麼說了,而且態度堅決,如果再推辭,反而顯得自己虛偽,便也隻能拱手一禮。

“文武官職呢?”吳年決定之後,又抬頭問劉知行道。

劉知行又從袖子裡取出了一本折子,站起來遞給了吳年,彎腰說道:“各部文官都仿照楚國,武官因為國情,而重新定製。”

“至於誰入閣,請將軍定奪。”

“嗯。”吳年嗯了一聲,展開了折子看去。

特彆熟悉的有。

督察院左都禦史汪由校。

戶部尚書公孫桑。

禮部左侍郎崔無雙

幽燕總督呂聲。

應慶府尹張海平。

廣陽知府成玉蓮。

等等。

至於武官,就比較有意思了。

守備萬戶是三品官職。

校尉們提拔為將軍,執掌萬戶,為從二品。基本上是武將的最頂級了。

統率數個萬戶,比如說提督官職是為二品。

這個官職不經常設置,臨時設置,沒事裁撤。比如說李天寶要負責統籌海軍,與扶桑海軍交戰。

另外在朝中設置都督府,基本沒什麼權力,但用來養老。也就是戰功卓著的將軍退休後,來到都督府任職。

左右都督,都是從一品。

吳年根據這份名單,想了許久後,才抬頭對眾人說道:“以劉知行為首輔、李勇為次輔,張海平撤掉應慶府尹官職,入閣。”

“國家大事,就交給你們三人處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