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城。
吳年率領十一個萬戶,出應慶府北伐黃龍。氣勢煊赫,進取之心,彰顯無遺。但是在這之後,卻是按兵不動。
軍民上下,倒是不擔心。
大王百戰百勝,親自統帥大軍,與純遠決戰。該擔心的是蒙元人,而不是漢人。
咱們漢人贏定了。
光複遼東,驅逐韃虜。
但是軍民上下,也是奇怪。為什麼大王按兵不動。然後他們就恍然大悟了。原來大王安排了外甥張震前往了蒙元境內,策動了肅順等部落發難。
難怪大王按兵不動呢,這是等待消息啊。
好。
好的很。
這樣才公平。
大王每一次出兵與蒙元人作戰。蒙元人都能拉到亂七八糟的盟友,一起阻擊大王。
已經滅亡的高句麗金氏王朝。
被打了一頓的扶桑人。
還有與我們同宗同源的,可惡的楚國大將熊無我。
而大王一直都是孤軍奮戰,舉世為敵。就像是這一次。扶桑人在海上鬨的歡。
熊無我出兵南海府。
雖然二者沒有對大漢造成實質上的傷害,都被將軍、守備萬戶給攔在了國門之外。
但也是巨大的威脅,也牽製了大漢的力量。
要是沒有這些威脅。大漢朝投入到黃龍之戰的兵力,至少還能增加三個萬戶。勝負的天枰也就跟著傾斜向漢朝了。
可惡。
可惡啊。
但是這一次真是妙啊。
我們大漢朝,也是有盟友的。而且還是蒙元境內的東部部落。我們多了盟友,蒙元損失了實力。
此消彼長之下。
我們賺大了。
大漢萬歲。
大漢朝的遼東四府之地內的漢人,不管軍民,都支持吳年北伐。隻要對吳年有利的事情,他們都會高興的手舞足蹈。
而之後傳來的消息,更讓他們歡欣鼓舞。
大王的外甥張震,竟然以女婿的身份上位成了正經八百的肅順侯?並勒兵,與蒙元萬戶田淵鏖戰,小勝了幾場?
這真是太好了。
太好了。
威武。威武。
不僅軍民歡喜的手舞足蹈,便是吳年的臉上,也是笑容不斷。
敵不動,我不動。
吳年不管具體的事情,每天在海天城行宮內,無所事事。
中午飯點。
吳年提前派人去請了王貴、張聲過來,老兄弟三人一起吃飯喝酒。吳年很高興,喝的微醉,抬頭對二人說道:“好小子。好小子。”
“雖然我是親眼看著這小子長大的。他的武藝大半還是我教的。但是沒想到,他與呂言訓合作,卻辦了這麼大的事情。”
“本以為煽動東部部落背叛蒙元人,就已經是皆大歡喜了。沒想到這小子直接做了聯盟之主。”
“驍勇善戰,不避險惡。”
“不愧是我外甥,像我。”
在張震的麵前,吳年是個“嚴父”的形象。但在私下裡,其實經常誇讚張震。這一次更是大書特書。
主要是張震辦的太好了。
太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