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陣斬代親王純遠,以及三位萬戶大將,殲敵十萬。”
大勝。
大勝。
國朝大勝。
光複遼東,驅逐韃虜,並不是漢王與朝廷的單頭熱,而是所有軍民都是熱的。
遼東人口才幾百萬,前線投入大戰的戰兵就有十幾萬。
加上這些年戰死沙場,或傷殘退伍的戰兵。
這遼東的漢人,就算是自己家沒有人當兵,或戰死,或傷殘的。同族、親戚之中,也有人從軍或戰死或傷殘的。
舉國參與其中。
所有人都關心黃龍決戰。
衙役們敲鑼打鼓的聲音,仿佛是一滴水,滴落在了滾燙的油鍋之中。整個都城江縣,都為之鼎沸了起來。
開店鋪的商人。
行商的商人。
打工的漢子,在家的婦人。
社會的每一個階層,男、女、老、幼紛紛大喜。然後老百姓們紛紛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彙聚往布告欄前,看著衙役們張貼榜文後,然後昂首挺胸的守著布告欄,驕傲的不可一世。
漢軍大勝。
王師大勝。
“真是太好了。清掃狄夷,還天下朗朗乾坤。自古馬上君王,或許有人有能力,與我漢王比肩。但是功業,卻無人能及。”
“光複遼東,驅逐韃虜,唯有我漢王。”
一名老書生擦了擦眼淚,振臂高呼道。
他說的文縐縐的。
其他老百姓聽不太懂,但一個勁兒的高興就行了。
“漢王威武,漢王威武。”
老百姓們振臂高呼,隻有這四個字。但也正是這四個字,才顯得威力。聲浪一圈圈的傳開,慢慢的整個江縣,都被這個聲音取代了。
漢王威武。
漢王威武。
遼東之戰。
漢王在外征討,屠敵滅國,鬥戰十餘年。
宰相在內轉運糧草,辛勞十餘年。
百姓吃足了苦頭,送走了無數的兒子、丈夫、孫子。舉國之力的大功業,終於落下了帷幕。
光複遼東,驅逐韃虜。
唯有我漢王。
唯有我王師漢軍。
消息從朝廷傳出,下達到遼東、幽燕。
再到十府、無數城池、鄉下村莊,偏僻山村。
漢王威武之聲,何止在都城江縣響起。
而是整個漢國無數的百姓口中,在城中、田間、山頭響起。漢軍的豐功偉績,響徹人間。
漢王驍勇善戰,仿佛印記一般,刻錄在了每一個漢人的內心。
吳年不僅活在當代。
死後也能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漢國軍民的氣勢,肉眼可見的上升了一個台階。
吳年的威望,進一步上漲。
與之相對的,敵國震怖。
f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