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與石顯同列十五人的“肅順黨”,都驚呆了。他們包攬了前十五名。
榜眼、探花。
二榜第一,後邊依次類推。
石顯的想法,是準進士們普遍的想法。不敢去肅順的準進士們,也不認為,吳年會因此而定下皇榜名次。
會試榜首,會元張嵩山目瞪口呆的看著自己的名字。
二榜。
第十三?!!!!
自己這個會元,連前十都沒有進去。這怎麼可能?
“不公平,這不公平。自古開科舉,以文章取勝。怎麼可以以肅順一事,而定名次的?這不公平。”
“沒錯。這不公平。我們不服。”
準進士們爆發了。不僅是張嵩山等文章寫的好,原本應該名列前茅的準進士,那些名次靠後的,看著石顯因為肅順一事,而成為狀元,都是妒忌的發狂,然後紛紛抗議。
最後“肅順”一事,也迅速的傳播開來。抗議的人也越來越多。一些落榜的舉人、讀書人、秀才,也加入了其中。
吳年對國子監、孫子監作出了改變,增加了課程。算學、科學、地理、曆史等等。
但傳統讀書人的力量,仍然很強。
這些人師傅帶徒弟,或者父親帶兒子。尤其是在高句麗,傳統的讀書人的實力,強到離譜。
而朝廷開科舉,選拔官員,對他們來說是無比神聖的。
吳年以一個【肅順】為考題,忽視了文章,選拔了石顯這些原本平庸的人,在他們看來,就像是往孔子畫像之中,投了臭雞蛋一樣,讓他們無法接受。
洶湧的人群,淹沒了皇榜。
那發榜的禮部官員,在兵丁的保護下,落荒而逃了。
“各位讀書人們。為了維護科舉的神聖。我們前往禮部,把事情鬨大,讓君父聽到我們的聲音。”
張嵩山的腦子也已經熱了起來,不顧一切的在人群之中高吼。而他身為會元,十分有聲望。
登高一呼,立刻從者雲集。
“好,我們去禮部,把禮部包圍了。讓君父聽到我們的聲音。”
“科舉以文章取勝。太兒戲了,太兒戲了。不能這樣。”
讀書人們群情激憤,與張嵩山一起,浩浩蕩蕩的往禮部而去。
“我們該怎麼辦?”石顯等十五人,有些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但他們畢竟是行動派。
石顯深呼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人太多了,我們攔不住。我們去王宮吧。請求大王收回成命。”
“不能因為我們,而讓國家亂起來啊。”
“說的是啊。”
“說的對。”
十五個行動派,迅速的達成了統一。我們不要這虛名,肅順我們也願意去,隻願這一次風波,能停下來。
科舉不是兒戲啊。
是要動搖整個國家的讀書人的。
而且,我們的文章、學問確實不太好,沒資格做狀元、榜眼、探花。
大漢朝第一次科舉。
便鬨的滿城風雨,起了好大波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