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
大都城外。
因為各種各樣原因,來到這裡居住的百姓。開墾出來的田地上,長滿了莊稼。
沉甸甸的稻穗垂落下來,幾要壓垮稻杆。
距離收成不剩幾天了。農民們一臉歡喜的在田間逛來逛去,就算什麼也不做,看著這金燦燦的莊稼,也是開心啊。
他們有扶桑人,高句麗人,楚國沿海的福建、浙江漢人,有蒙元、胡人,也有許多遼東漢人。
無論什麼人。
都是無所謂的。
最主要的是這莊稼。
北方的苦寒之地,雖然寒冷,但真能種出好莊稼。
土地肥沃啊。
城外良田無數,城中也是不遑多讓。大都這個地方好啊,現成的城池、宅邸。
在滅國之戰,城中的蒙元人被屠戮一空之後。無數人遷徙到城中居住,商人,手工業者,讀書人。
官吏。
短短時間內,大都就恢複了往昔三四成的繁榮。
是整個三漢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城。
城中車水馬龍,熱鬨喧囂。城牆上掛著“漢”字旌旗,守備萬戶的戰兵,精神抖擻的站崗、巡邏,氣勢衝天。
隻要想做就能做好,哪怕原本的底子薄。
此時此刻。哪怕吳年不南下楚國,安心待在北方不動,專心發展。隻需要一代人,二十年時間。
就可以積攢出龐大的家業,與斯拉夫人爭奪草原、西伯利亞。
但是大丈夫隻爭朝夕。
江縣。
因為很多人都響應朝廷的號召,前往三漢地區墾荒去了。整個遼東的人口,整體是下降的。
江縣的人口,也不如之前稠密了。
但身為漢國的都城,它還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城。
各種商店多如牛毛,酒樓、客棧比比皆是。孫子監、國子監的學生們,在讀書之餘,在城中遊玩。
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王宮,禦花園涼亭中。
吳年翹著二郎腿,坐在長凳上。柳香一臉喜色,彎著腰抓了一把麵前籮筐內的稻穀。然後抬頭對吳年眉眼彎彎道:“哥。都是好稻穀啊。熬粥一定很好吃。”
“帶著稻穀去,讓禦膳房熬粥。”吳年立刻抬頭對身旁服侍的高句麗太監道。
“是。”太監應了一聲,帶上兩個同伴,抬著籮筐下去了。
隻要王後想吃,什麼都不是問題。
“阿彌陀佛。真是感謝上蒼眷顧,我大漢朝風調雨順。”柳香雙手合十,朝著天空一拜,碎碎念道。
吳年看了發笑。
這妮子,不。現在也不能再叫妮子了。這妹子其實不虔誠,就像是口頭禪一樣。
遇到什麼事情,老天保佑一下。
“哥。”柳香聽見了,抬頭嬌嗔了一聲。
“嗬嗬嗬。好了,好了。你繼續念。我不笑了。”吳年樂嗬嗬道。
柳香白了一眼吳年。
“哥啊。聽說楚國的紫禁城很大。”柳香往吳年的身邊坐了坐,把頭枕在吳年的肩膀上,說道。
“想去那邊住嗎?”吳年笑著抬起手來,攬住了她的肩膀。
“哥住在哪裡,我就住在哪裡。”柳香樂嗬嗬道。
“真是個貼心小棉襖。”吳年伸出手來,刮了刮她的小鼻子。
“嘻嘻。”柳香嘻嘻一笑。
雖說是老夫老妻了,孩子也生了三個。但兩人相處的時候,卻如昨日。
吳年的內心是感激的。
南征北戰二十餘年,名號漢王。既雪了民族恥辱,又是功成名就。家裡頭有心愛的女人陪伴。
夫複何求啊。
吳年出征的事情,是秘密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