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外。
漢軍大營。
五個萬戶的漢軍精銳步軍戰兵,在攻克沿海的城池、港口之後,海納百川一般彙聚到了這座大營。
中軍大帳內。
吳年穿著便服坐在主位上,下方是文武大臣。吳年抬頭看著眾人,說道:“根據皇城司的消息。現在楚都朝上,關於是否遷都、召集熊無我進入楚都防守等事,而僵持不下。”
“我們按照計劃行事。明天出發。”
“是。”
眾人一拱手應聲道。
次日一早。漢軍一分為三。
鬆平一心率領萬戶海軍守著天津城。
一路以衛破虜為帥,張震、呂言訓為副,三個萬戶戰兵,直奔楚都而去。
吳年率領王貴、張聲、北條氏政、陳家貴以及近臣等,二萬戶大內侍衛,沿著偏僻小路,往山海關與楚都之間的燕山地區埋伏。
吳年這一路人馬,走的非常小心。與皇城司的探子,聯絡不斷。
既關注楚都反應,也關注山海關的熊無我情況。
上午。
漢軍大軍沿著小路,往西北方向而去。雖然是小路,但是北直隸這個地方人口稠密。
小路上也布滿了村落。
漢軍稍作偽裝,掛著的是“楚”字旌旗,以掩人耳目。
現在兵荒馬亂,路上人少。沿途村莊百姓,一見“楚國”軍隊,都是奪路而逃,回去村莊關上大門。
生怕被軍隊打了秋風。
隊伍的中間位置。吳年跨坐駿馬,沒有披掛,隻是穿著單薄的便衣,但仍然熱的滿頭大汗。
他看了看四周的大內侍衛們,人人身披重甲,汗流浹背。他又抬頭看了看日頭,正打算開口找個有水的地方,稍作休息。
便在這時。
他聽見了前方傳來的急促馬蹄聲,過了不久。陳家貴策馬而來,勒馬停下後,稟報道:“大王。山海關傳來消息。熊無我大軍借著夜色離開了山海關,直撲楚都而去。”
“目前章進等將軍已經進入山海關。”
“追之不及。”
吳年勒馬停下,沉默許久。然後感慨道:“熊無我真是將才啊。”
他料到了楚國朝廷,一定會因為局勢而爭吵,繼而貽誤戰機。
是以從容聚集所有步軍,以衛破虜、張震、呂言訓一路,聲勢浩大的正麵進攻楚都。
一麵自己率領王貴、張聲埋伏。
圍點打援。
消滅了熊無我,比攻入楚都都重要。
現在好了。
熊無我察覺不對,不等楚國朝廷作出反應,就從山海關撤兵,回去楚都防守。
行動之迅速,讓人歎為觀止。
既避免了自己被打埋伏,又八萬馬步軍進駐楚都,加強了楚都的防禦。
與昏暗的楚國朝廷相比,熊無我真是明白人啊。
“陛下。現在該怎麼辦?”北條氏政蹙起眉頭,拱手問道。
是啊。現在該怎麼辦嗯?
吳年眉頭深鎖,想了一下後,對北條氏政道:“讓齊侯、馮衝執行之前的計劃。率領麾下騎兵,飛馳往雁門關。”
“讓趙曼成、李允寵派兵接收燕山上的各座長城關隘。”
“其餘大將入關。”
“是。”北條氏政應了一聲,立刻勒馬下去傳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