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放在什麼國家,遷都都不是小事。
這一次漢國遷都,帶來的不止是朝廷、吳年後宮,還有官員的家眷,以及國子監、孫子監的學生。
官員家眷也很麻煩的。一些遼東大家族,帶多少人入關,留守多少人等等。
漢朝的隊伍,足有數萬人。
內閣首輔劉知行與內閣大臣張海平、公孫桑、崔無雙四人騎著馬,來到了城門下方。
兩鬢斑白的劉知行,望著前方偉岸的城門樓,感慨道:“當年我選擇輔佐漢王,是為了抗衡蒙元。”
“想不到,卻有今天。”
“誰說不是呢?”公孫桑也是感慨道。
除了崔無雙是高句麗出身以外,包括現在坐在馬車內的李勇,這五個內閣大臣,都是北山堡時期的人。
與吳年出生入死。
這麼龐大的隊伍,入城也是麻煩事。劉知行想了一下後,派人去請太子出麵,率領太監、宮女護衛諸皇子、公主等先行進入都城。
前往皇宮。
等太子入城之後。劉知行才率領剩下的人入城。
進入都城後,他先讓六部尚書等各部主官,率領官員,進入各部衙門。自己與內閣大臣們,往皇宮去見吳年。
他們都是第一次進入紫禁城,但都很從容。
在侍衛、太監的引領下,他們進入了養心殿。
吳年坐在禦座上,已經等待多時了。沒等劉知行等人行禮,他就讓他們免禮,並讓他們坐下,令太監沏茶進來。
等喝了茶後,吳年才露出嚴肅之色,說道:“諸位啊。接下來的事情極多,需要你們勞心勞力。”
“第一件事情。寡人要儘快登基。”
“然後就是安排道君皇帝與他的文武大臣等數萬人,前往三漢地區,耕田放牧。”
“寡人這麼做。不是要殺他們,而是想擴充邊境人口。”
“而他們這些王公大臣,都是養尊處優。哪裡會什麼耕田?得讓他們帶領部分家奴、女婢過去。以免餓死。”
“還得分給他們耕牛、種子。一年的口糧等等。”
“把這些人遷徙走之後。把他們在直隸的土地、宅子統計一下,酌情分發給漢朝官員,有功將士。哦,也留下一些土地,作為皇莊。”
“還有都城的官場。”
“雖然大臣們都被遷徙走了,有些官員被罷免了。但是朝廷的運轉,需要許多的小吏。寡人聽說都城的官吏風氣不好。得整治一下。”
吳年一口氣說了許多,實在口渴,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長呼出了一口氣。
劉知行等人都靜靜的聽了,一點也不意外。
新朝新氣象。
而楚國的官場風氣,已經爛到極點。如果這個時候不出重拳,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
那就會出現欺上瞞下的各種事情。
得拿出鐵腕手段來。
而眾所周知。咱大漢朝的皇帝陛下。真是個甩手掌櫃,天下政務,全部出於內閣之手。
這是重擔啊。
劉知行正想開口。李勇巍巍顫顫的站了起來,對吳年一拱手,說道:“陛下。臣請辭。”
吳年看了看這老骨頭,微微蹙起眉頭。
李勇笑著說道:“陛下。臣這把老骨頭,實在不頂用了。彆說處理朝廷事務,就是能不在內閣睡覺,就謝天謝地了。”
“河北之地。地方廣大。需要處理的事情又多。加上朝廷原本有的三漢、遼東、幽燕、新齊各省。內閣需要正經八百的五位大臣,一同處理朝政。臣再做這個次輔。不是天下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