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萬朝萬代風雲巨變》全本免費閱讀 []
劉豬豬這人有一點還是非常好的,那就是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比如承認自己冤枉了太子,所以最後他給太子建廟台懷念兒子。
比如他晚年看到大漢民不聊生也會自己下詔書承認自己的錯誤。
發現欒大欺騙自己,根本就沒有長生術法,也會直接就把欒大砍了。
但是李陵投降這件事,真的不好批判誰對誰錯。
從李陵的角度來看,他五千人步兵運送糧草遇到十多倍的敵軍,他拚儘全力抵抗周璿,殺敵人萬餘人,箭射沒了,糧食武器也沒有了。
又沒有援軍的情況下,最後被匈奴圍困峽穀韓延年戰死,三四百人突圍出去回了大漢,李陵被迫被俘投降了。
李陵為什麼沒有突圍而是選擇被俘投降或許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因為李陵投降一事漢武帝雖然大怒,滿朝文武都譴責李陵的行為,覺得李陵是國恥。
但是漢武帝也沒有直接下定論,還是專門私下找了司馬遷問他如何看待李陵投降之事。
(這個是司馬遷自己記載的,漢武帝是私下找他談話的,而不是電視劇裡演的在朝堂上司馬遷為李陵辯解然後惹怒劉豬豬被拖出去宮刑。)
私下司馬遷替李陵辯解道,說李陵對親人很孝順,為人有誠信,也敢為國家出生入死,李陵隻率領了五千人的步兵深入匈奴腹地,他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戰績也足以光耀天下。
司馬遷覺得李陵雖然沒有選擇自刎應該是詐降,尋找適當的時機來報效漢朝。
司馬遷原話是,身雖陷敗,彼觀其意,雖欲得其當而報於汗。
當時劉徹也是聽信了司馬遷的建議的。
但是事情的發展超出了司馬遷的意料,朝著一個戲劇性的方向發展了。
公元前97年,在李陵被俘投降匈奴一年後,漢軍又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