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的情況是……哦哦,軀體化症狀嗎?也就是說,眩暈和昏迷是軀體化的一種?”
“那除了讓他多休息外,現在的解決方案是?”
“懂了,多多在家養病,減少社會性高壓活動、身邊留有家人觀察是吧?”
“藥物方麵呢?”
“什麼?拒絕用藥?”
“…重度?”
“了解。”
“辛苦了,閆醫生。”
…
…
“高小姐,咋回事,小陸他什麼情況呀,嚴不嚴重呀?”
“閉嘴,安靜。”
“哦行。”
第二個電話響起。
嘟
——
嘟——
…
…
“喂,你好,是方校長嗎?”
“嗯。我是高阪,孟校應該提前打過招呼了。有點事想谘詢一下。”
“是的,關於陸清同學。”
“這裡,班主任寫到,陸清同學曾在高中時期於校外組成樂隊定期排練,每周一次。有這回事嗎?”
“哦哦,夏季的學園祭,壓軸演出時,他帶著自己的隊伍來學校裡表演了,是嗎?”
“那一年他高三?”
“音樂部部長啊?”
“明白了。”
“那這個,“高二時有早戀跡象,常在課堂上玩手機被發現,上課時心不在焉”,具體是什麼情況?”
“…到最後也沒有因早戀而被叫家長來學校的情況,也就是說,跡象沒有成真,是吧?”
“明白了。”
“那麼他的入學信息裡,父母監護人的相關登記是?”
“?”
“方校長,你在遲疑什麼?”
“這有什麼不能說?”
“……”
“行吧,那我想知道,這裡寫著的,關於他"在高考前請假長達三周"的這段時間裡,發生了什麼?以及是什麼原因請的假?”
“樂隊解散?猜測嗎?”
“那我懂了,這個確實挺刺激人的。我大概可以理解。”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他的隊友的情況,全都是外校的,對吧?”
“哦哦,一個校內,一個校外……三人隊伍?你確定?”
“有更詳細的信息嗎?”
“混子高中?”
“貝斯呢?”
“校內國際部?很可愛的小姑娘?”
“也就是說,班主任老師提到的“早戀對象”,有可能是這位,是吧?”
“好的方校長,能告訴我這女孩的名字嗎?”
“嗯、嗯。”
“嗯我記下。”
“左……”
“雨……”
“晴……”
——
【?】
驀然間。
車內連線如被利刃切斷了的雨絲,
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