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過去的祂看見了,過去之靈。
悅耳的琴音裡,紀和玉踩著歡快的鼓點,以左後內刃向前滑行,接著抓住了音樂的重拍,右刀齒輕盈點冰起跳,雙手上舉,高高躍起,在騰空至最高處時開始轉體——
一周、兩周、三周、四周!
右後外刃穩穩落冰!
這是一個pre相當乾淨利落,用刃也十分精準,完成度很高的4F,動作優雅舒展,靈動自如,與輕快的樂音相得益彰。
過去之靈為“吝嗇鬼”呈現的,正是從前的生活圖景。
原來,祂也不是生來就這樣冷漠,不是生來就隻知如一台冷冰冰的機器不斷運轉的。
祂也曾有過家人,有過親情,有過愛。
在孤寂的童年裡,雖然家境貧寒,但姐姐對祂很好,隻有兩個人、沒有聖誕樹和聖誕禮物的聖誕夜,僅僅“陪伴”一字就足夠溫情。
在剛剛長大成人、未能在社會上立足時,雖然生活困苦,但他所在的工坊,老板體恤下屬,在聖誕夜裡和大家一起吃大餐,在聖誕樹下跳舞。
當紀和玉在冰上跳出了這個輕快漂亮的4F,無疑也是帶領所有觀眾一齊,回顧了“吝嗇鬼”的過去,也同樣回顧了,自己的過去,每一個人的過去。
此時此刻,觀眾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身臨其境地在腦海裡回憶,自己從前那些沐浴著愛意的“小確幸”。
過去之靈喚起的,是每個人心靈最深處的溫柔與愛。
再冷漠的人,回憶起童年裡最快樂的片段,也會忍不住嘴角上揚。
《聖誕頌歌》裡的“吝嗇鬼”是如此,冰麵上的紀和玉同樣也是如此。
那一身款式頗素的黑色燕尾服“包裝”之下,眉眼昳麗的少年顯得冷酷無情,似寒冷冬夜裡一抔亙古不化的雪。
可當他右後外刃穩穩落冰、目光有意無意地轉向正中央的主攝像機的時候,所有人都能察覺到,那抹雪正一點點融化。
大屏幕裡,紀和玉唇邊漾起的笑意雖然清淺,甚至轉瞬即逝,但沒有人能夠忽視。
那唇角的淺淺梨渦,在燈光照耀之下,仿佛盛滿了星光,顯得既柔和又美麗,與這一身氣勢冷肅的考斯滕截然相反。
而他的目光,更是明顯地亮了起來。
“紀和玉的眼睛是會說話的”——
這是業界評價家們的共識,此時僅僅是一個眼神,觀眾們也明顯感覺到了他的氣勢轉變。
被過去之靈喚醒的記憶,很好地令“吝嗇鬼”重新學會了笑。
祂的腳步總算放慢些許。
小提琴和鋼琴共同完成的奏鳴曲愈發輕快,似乎從一個美好的圖景轉入了另一個更加美好的圖景。
現實之靈來到了祂的夢境。
過去的美好隻是暫時的,現實陰暗、痛苦、充滿壓迫,沒有金錢就沒有快樂——
這樣的現實,怎麼可能會有美好呢?
懷著這樣的想法,“吝嗇鬼”心中的期待瞬時消解。
然而,出現在他麵前的,卻是一個熟人。
踩著音樂的鼓點,紀和玉由左後外刃滑行的姿態,右刀齒輕盈點冰,高高躍起,騰空轉體。
一周、兩周、三周、四周。
在右後外刃著冰的那一刹那,直接蹬冰起跳,再度躍起,轉體三周。
一組輕快流暢的4Lz+3Lo。
現實之靈給“吝嗇鬼”看的,正是他公司裡一個沒什麼錢的小職員是如何度過聖誕的。
小職員家裡家境貧寒,聖誕節沒有聖誕樹、沒有火雞和蛋糕,也沒有聖誕禮物。
但家裡的每一個人,小職員自己,他的夫人,還有可愛的女兒,每一個人臉上都演繹著幸福的笑。
與一個人躺在冷冰冰的床上的“吝嗇鬼”大相徑庭。
這怎麼可能?
沒有金錢的生活,怎麼可能快樂?
沒有地位的處境,怎麼可能輕鬆?
可是畫麵裡,每個人臉上的笑意都並非作假。
他們是真的很快樂。
過去之靈展現在他眼前的回憶一閃而過,恍惚間,“吝嗇鬼”忽然想起,原來曾經的自己,也曾度過一樣快樂的日子。
當年,他和姐姐的聖誕節,同樣沒有任何慶祝,隻有兩個人相依為命的陪伴。
原來,沒有金錢也能獲得快樂?
與此同時,紀和玉的演繹不止展現了“吝嗇鬼”所看到的一切,同樣也令觀眾下意識思考起了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裡,拜金、內卷、自我消耗,種種不良風氣早已成為常態,沒有人有時間停下來審視自己的生活,更不會有在苦難中仍有與家人歡聲笑語的勇氣。
但其實,歡笑、快樂和幸福並非金錢帶來的,而是由自己創造的。
快樂與否並不取決於實際處境,而取決於人自己的心境。
享受當下,感受身邊每一個陪伴著支持著自己的人,就能獲得快樂。
冰麵上,紀和玉這組連跳所傳達的,就是這個樸素,但又很少有人能夠看開的道理。
曲目很快來到最後的高.潮,在看過了其他人的快樂生活後,“吝嗇鬼”不禁開始幻想自己的生活。
他的下屬,在那樣貧寒的處境裡都能活得這樣快樂,他這麼有錢肯定可以活得更快樂吧?
然而,由輕快轉向沉鬱壓抑的樂音,徹底擊碎了祂的幻想。
未來之靈侵入了祂的夢境,將祂的晚年生活展示給祂。
在畫麵裡,隻有祂一個人。
一個人躺在床上,一個人生了重病,一個人絕望而無助地歎息——
如果身邊有家人,有朋友該有多好?
如果那些金錢能換來快樂和陪伴該有多好?
如果能回到過去,能重新來一次該有多好……
密不透風的樂音裡,紀和玉左前外刃蹬冰起跳,右腿迅速在空中劃下一道弧線,向前高高躍起。
一周、兩周、三周、四周、四周半——
右後外刃穩穩著冰,又是一個4A!
時至今日,世上攻克了4A的選手依舊寥寥無幾,除了紀和玉外,葉甫蓋尼勉強成功過一次,而其他選手都還不能做到起跳、轉體和落冰都毫無問題。
因此,空窗了大半年的紀和玉一回到國際賽場,還是能完成質量這樣高的4A,媒體、裁判和觀眾都非常震驚。
這個氣勢十足的4A,將“吝嗇鬼”麵對晚景淒涼的自己時內心的懊悔和酸楚展現得淋漓儘致。
A跳是所有跳躍中唯一一個向前的跳躍。
而人生同樣也是如此。
隻有向前,沒有退路,身邊的風景,一旦錯過,就是永遠。
音樂落幕的時候,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與紀和玉從前的節目給人以或帥或美的震撼不同,這場節目給人的震撼是發自心靈層麵的,啟發著所有人去思考,生命與快樂最本真的意義,思考在這個物欲喧囂的世界裡,如何求得最本真的寧靜。
這樣的主題其實不太適合作為一場“表演”,更像是一次說教。
但當這場節目成功喚起了所有人的共鳴,一切卻又都不一樣了。
這不僅僅是一場節目,更是一場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