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落選賽才剛剛結束,但全錦賽就在一個月之後,緊接著就是冬奧會,哪怕紀和玉自知不可能在冬奧會上拿到獎牌,也必須全力以赴地備戰才行,這輩子的第一次參加冬奧會,就當是積累一下經驗也好。
畢竟冬奧會四年一度,一個花滑選手的職業生涯如此短暫,又能參加幾個冬奧呢?
紀和玉還是惦記著駱溫明之前不肯讓他練的4Lo的連跳,甚至還在“肖想”下一個四周跳,駱溫明見他狀態不錯,又怎麼也閒不住,最終和陳長興商量了一下後,決定答應紀和玉的要求,恢複4Lo的連跳訓練,也同意紀和玉在駱溫明的陪同下開始4F的衝擊,但因為有上次受傷的前車之鑒,陳長興要求紀和玉再三保證,哪怕隻是一點疼痛也要說出來及時處理,千萬不能再拖出傷病。
“我會的陳教,我自己也想好好參加冬奧,一定會注意的,”紀和玉無奈地保證道,“四年一度的冬奧,沒有選手會想錯過的,您就放心吧陳教。”
“之前你也是這麼說的,跟我說會照顧好小玉,”陳長興並沒有為難紀和玉的意思,反倒是頗為不滿地瞪了駱溫明一眼,“結果呢,照顧到醫院裡去了!這次你要是不給我盯緊點,我可不饒你啊。”
陳長興的“殺雞儆猴”令紀和玉有些哭笑不得,但紀和玉也知道陳長興這是為自己好,忙又哄了他兩句,這才將人送走。
“你也是,知不知道給我省點心,害得我又被陳教一頓好罵,”駱溫明輕歎口氣,曲起指節輕輕給了紀和玉一個燒栗,無奈道,“行了,去訓練吧,瞧你這一刻也等不及的樣子,真行,我當年都沒你這麼能作!”
訓練室裡,紀和玉又一次雙腿交叉,右腳蹬地起跳,高高躍起,轉體四周後右腳落地,左腿順勢舒展卸力,小走一步後,左腳點地起跳,再度躍起,轉體三周——
然後不出所料地跌倒在了地麵上。
紀和玉揉著有些酸痛的腳腕,熟練地站起身來,重新進行下一次嘗試。
他的跳躍熟練度其實已經很高,每一跳的高度、遠度和周數都已經達標,如果肌肉力量在發達一些,連跳的第二跳的起跳和轉體更加輕鬆,也就能成功落地,但奈何肌肉力量是硬件條件,他的體質擺在這裡,即便訓練量已經加到很大,依舊沒有辦法。除非像某些國家那樣非法使用藥物促進肌肉生長,否則實在很難進一步提升了。
因此,紀和玉隻能變著法地調整“軟件”實力,即在不斷的嘗試中摸索出對這具身體而言最為合適的軸心變動,儘量以最小的用力和體能消耗完成第二跳的3T。
這樣的方法收效甚微,但偏偏跳躍沒有捷徑可走,隻能靠從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又爬起中總結經驗,希望下次能夠更好。
紀和玉不知又嘗試了幾次,直到駱溫明都有些看不下去想要將紀和玉近乎自虐的行為暫時叫停的時候,紀和玉在新的一次嘗試中,成功地沒有摔倒,而是僅僅雙足落地。
雖然雙足落冰在比賽上會被扣掉一些分數,但在訓練跳躍中卻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說明他已經摸到了一些門道。
因此,紀和玉覺得,自己距離成功練出4Lo+3T大概隻需要一個禮拜左右的進一步磨合了。
一旁的駱溫明也很驚訝,沒想到紀和玉竟然這麼快就有了明顯進展,眼下距離他恢複訓練明明才不過一周的時間,沒有成功的經驗支撐的情況下,怎麼可能進步得如此迅速?
駱溫明不知道的是,紀和玉可不是沒有成功的經驗支撐,相反,當年的紀和玉在跳躍上甚至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麵,比如今以跳躍為專長的世界第一男單走的都要更遠,不僅熟練掌握了五種四周跳,更是已經觸及了4A的門檻,甚至在重生到這具身體上之前,才剛剛完成了一個世錦賽上的4A!
這段時間裡紀和玉再次拿出了當時一麵備戰大獎賽一麵備戰期末考的架勢,隨身攜帶著小本子,在訓練之餘的時間爭分奪秒的學習。
雖然在成年組已經初露頭角,但事實上他還隻是一個十七歲的高二學生,在1月等待著紀和玉的,不隻有競爭冬奧名額的全錦賽,還有期末考。
駱溫明好幾次都想勸紀和玉對自己好一點,有這樣優秀的花滑天賦,又受到國家重視的情況下,紀和玉在學習方麵稍微放鬆一點其實根本不是問題。
但一想到紀和玉還有著那樣背地裡沒安好心的家人,又覺得紀和玉多學一些知識還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將來才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
望著在訓練間隙又掏出了筆記本開始學習的紀和玉,駱溫明忍不住輕輕歎了口氣。
這孩子,怎麼能這麼招人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