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麵上, 紀和玉高高後踢的浮腿,輕而易舉就超過了頭頂,小腿被少年纖細修長的手指一把攥住, 淩空打成一條筆直的垂線,而那向前壓低的腰腹, 軟.塌出一道圓潤漂亮的弧度, 整個人如一架優雅精致的燭台。
當肌肉和韌帶被拉扯到極致, 哪怕燭台貝爾曼早已不是第一次登上賽場,所有注視著這幅畫麵、這個動作的觀眾, 依舊會覺得心間一陣莫名酸脹,就仿佛少年掰開的不是他自己的腿,而是每一個看著這一幕的觀眾的心。
“在短節目的最後,紀和玉選手再一次向我們展示了他獨一無二的燭台貝爾曼技術,目前來說,紀和玉不僅是男單裡第一個做出燭台貝爾曼的, 也是唯一一個能夠做出這個動作的選手,”李諾感慨道, “不論是在大膽開拓還是用於挑戰極限上, 我們的這位年僅十七歲的小選手都做得太好了。要知道, 燭台貝爾曼一向被認為是男單無法完成的動作, 可偏偏,他就是做到了。”
“雖然花樣滑冰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 但不可否認的是, 它始終是一項競技體育項目, 對競技體育來說,‘更高、更快、更強’是永遠的追求,正是因為選手們不斷挑戰生理極限, 不斷提升難度,才讓許多高難度動作完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我甚至可以大膽猜想,說不定有朝一日,就連被我們認為不可能完成的4A都有選手能夠攻克!”
【李諾這想的有點遠吧,4A可是得轉足足1620度,正常人的身體應該很難提供如此強勁的起跳動力,也很難承受落冰時巨大的衝力吧。】
【確實啊,之前聽說葉甫蓋尼有在訓練裡嘗試4A來著,但好像一直沒成功啊,葉甫蓋尼可是跳躍之王,身體力量超強悍的,就著都沒成功呢,感覺其他選手更難做到。】
【樓上nsdd,雖然很希望小玉能創造這個奇跡,不過A跳是完完全全的刃跳,想要轉足四周半對身體力量要求實在是太高了,小玉還是彆跟著葉甫蓋尼去拚這個了,小玉的身體應該受不了的,咱們穩住就好,李諾你也彆瞎立一堆flag哇!】
燈光打在高速旋轉的紀和玉的身上,令那一襲月白色考斯滕愈發灼灼流光,獨居華國風情與華國特色的刺繡被燈光映照得分毫畢現,向全世界關注著這場比賽的人,無聲卻又無比自豪地述說著華國的文化之美。
少年修長筆直的腿型被貼身的考斯滕巧妙包裹,又因為浮腿的高高上踢儘皆展露在觀眾麵前,骨肉勻停飽滿,線條細膩流暢,當真是純潔到了極致,卻又偏偏蘊藏著令人血脈賁張,隻想將那層輕薄綢緞撕碎的惑人魅力。
白色薄紗製成的衣袖,將少年一截玉藕似的手臂似遮非遮地輕輕覆蓋,當紀和玉握住自己小腿的時候,觀眾們甚至能借助屏幕的放大,看見他白皙勻淨的肌膚間,因為指尖的用力而略微隆起的青筋,單薄,清瘦,纖細,可偏偏又蘊藏著深不可測的龐然力量。
哪怕再看無數遍,燭台貝爾曼的殘酷和美麗依舊難以言說,依舊有令人目眩神迷的可怕魔力。
無疑,這是一種通過視覺的震撼力直擊人心、直擊靈魂的力量,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從某種意義上來看,甚至已經短暫地觸及了“永恒”的邊界。
皎潔的滿月雖因陰晴圓缺的自然定律不得不向新月轉變,不得不被雲層暫時遮掩——
但那也隻是暫時的,不管能不能被世人望見,月始終高懸於天際,賡續千百萬年而未有斷絕。
奔湧於華夏民族血脈深處的柔韌和剛強永恒,萬古長存的、永遠是世人至高無上的追求的愛與審美永恒。
華夏民族和華國文化,就是在代代薪火相傳的曆史長河中,敏銳而又果決地抓住了深值於民族靈魂中的那一抹永恒因子,這才是文明數次曆經戰亂衝擊、外族攻訐而文明不斷,傳承不熄。
對愛與美的追求是華國文化最本質的內核,是華夏民族與生俱來的本能,自數千甚至上萬年前,第一個舉頭望月的華國人開始,華夏民族對月的喜愛和渴求從未斷絕,對愛與美的讚頌更是綿延不絕。
當一身月白考斯滕的少年以這個極度殘酷可也極度美麗的姿勢在冰麵上高速旋轉時,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聯想到夜空中那一抹皎潔月光。
唯有最優美的華國文字才能生動描摹皎月的顏色,唯有最溫柔的華國文化才能深切體會皎月的美好,博大精深的文化賦予了月以相思、團聚、愛意等數不勝數的美好情感,而皎潔無暇、亙古不滅的月,則以永恒的精神寄托加以回抱。
這支短節目的曲名為“皎月”。
而此時此刻,所有觀看著這場節目的、流淌著華夏民族的血的觀眾們,都終於懂得了這支節目背後的深意。
所謂“皎月”,是冰麵上容貌昳麗、身姿嫋娜,足以代表東方之美的少年,是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聯結,更是每一個人心中最美好的、最至高無上的存在。
哪怕是不了解華國文化的觀眾,此時也都為這支短節目所傳達出的、絕對的美感所震懾,並且下意識地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原來這就是華國文化嗎?
原來華國文化像這樣美嗎?
當冰麵上紀和玉旋轉的動作與音樂一道落幕時,直播間裡的李諾忍不住熱淚盈眶。
哪怕是紀和玉第一次在世界大賽上奪得金牌,哪怕是紀和玉打破了青年組的世界紀錄,哪怕是紀和玉帶著華國花滑一路向前、一舉打破此前在冬奧上的最好成績時,李諾覺得自己都不像眼下這樣,情緒激動到無以複加。
太震撼了,實在是太震撼了,作為一個華國人,不可能不被這樣的節目觸動情腸。一曲《皎月》,無疑能夠喚醒華夏民族兒女最深切的思考和共鳴,甚至能讓那聯結每一個民眾的無形紐帶變得更加牢固、更加堅不可摧。
很難想象,年僅十七歲的少年在自己的短節目裡,傳達了如此深刻的思考和如此沉重的民族情感。
“太感人,也太震撼了,”李諾的語氣有些哽咽,“除了這兩個詞語,我想不到其他可以更好地形容這場節目的詞語。”
“從考斯滕的設計,到配樂的剪輯,再到節目的編排和選手的演繹,簡直無一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李諾調出了幾個精彩動作的慢鏡頭回放,勉強壓下自己翻湧的情緒,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上去平靜一些,“這支節目的構思和設計真的太驚豔了。”
【5555李諾哭了我也哭了TAT,這隻節目真的太好哭了吧!!!】
【這個編排真的好震撼啊,可是我覺得那群西方裁判可能看不懂啊啊啊啊。】
【感覺小玉是很認真很用心地編排和準備了這支節目的,今天能有這樣的效果已經大成功了,我感覺就算那些裁判看不懂,也不會舍得壓太多分吧,真的美炸了哇,希望今天的結果能儘量好一點吧quq】
當紀和玉的節目落下帷幕的那一刻,現場有一瞬間的沉默,像是沒有反應過來,這支震撼人心的節目居然就這樣戛然而止,但很快就爆發出了無比熱烈的掌聲。
觀眾席上的觀眾雖然大多是不懂華國文化的R國人,但僅憑審美的直覺,他們也已然被這支節目所感染。
雖然西方觀眾對東方選手來說,有時候是“難弄”的,是“刁鑽”的,但有時候,其實又直白得過分,美就是美,難以被忽略。
許多應援物和鮮花落在冰場周圍,紀和玉向觀眾和裁判鞠躬後,繞著冰麵滑行了一圈,儘可能將觀眾的心意拾起,這才向等分區滑去。
紀和玉是短節目的最後一位選手,因此在他的節目結束後,今天的比賽也暫時告一段落,隻等短節目的排名出來,就能確定下明天自由滑的出場順序。
紀和玉才剛滑上候分區,駱溫明就不由分說地給他披了件外衣。陳長興則拍了拍他的肩膀,沉聲說道:“今天的節目,比我想象中的還要精彩。”
紀和玉習慣性地看向兩位教練,卻發現陳長興和駱溫明,還有同樣等在一旁的陳衍芝,眼眶都有些微紅,像是哭過了的樣子。
見紀和玉看過來,陳長興還下意識躲閃了一下目光,被駱溫明笑眯眯地拍了一下,這才無奈一笑,道:“確實很感動,讓你看笑話了,小玉。”
“效果真的有這麼好?”紀和玉有些難以置信。
雖然他對這支短節目的編排和設計很有自信,但排練時間尚短,此時又身處異國他鄉,紀和玉沒有把握能引起觀眾多少的共鳴。
陳長興被他這話說得愣了一下,接著,就哭笑不得地揉了揉紀和玉的發頂,道:“行了你,知不知道自己魅力有多大啊。”
“就是啊小玉,說不定那些選手暗地裡都羨慕得牙癢癢呢,”陳衍芝湊趣道,“比如我就是。”
紀和玉被幾人你一句我一句誇得麵紅耳赤,好在他的得分很快公布,將紀和玉從尷尬的氛圍中解救了出來。
技術分:64.19分。
節目分:42.4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