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正卻根本不管此事,甚至還攛掇這些人來找李長安,他早就看這個縣衙派來的特使不順眼了,更重要的還是她居然敢勾結寧成,給自己難堪。
他非得讓這個小娘們知道什麼叫做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李長安卻順勢就接下了此事,第二日就喊來寧成準備組織人手準備抓野豬。
“咱們先在山下野豬必經之路上設陷阱。”李長安指揮著寧成和幾個同他親近人家的漢子挖陷阱。
“這能抓著野豬嗎?”一個男人邊挖陷阱邊嘟囔,“某還沒挖過陷阱哩。”
這時候獵人是一門家族傳承的手藝活,就跟木匠鐵匠一樣,世世代代在家族內部傳承,輕易不往外透露。
挖陷阱這手藝還是李長安從孟浩然那學來的,孟浩然年輕時曾在鹿門山隱居,山中野獸多,他跟友人學了一手挖陷阱的技能。
寧成對李長安很有信心,他瞥了那人一眼:“過幾日你就知道李娘子的本事了。”
三天後,李長安就帶著寧成等人從
陷阱中抬出了三頭又肥又壯的成年野豬和七隻小豬崽子。
一共挖了七個陷阱,隻有三個裡麵有野豬,另外四個裡有兩個裡麵是野雞和兔子,另外兩個被不知道什麼動物弄塌了,那七隻小豬崽子是和一隻母野豬在一個陷阱裡發現的,估計是母野豬先掉了進去,小豬崽子不知道逃跑,一個接一個跟了下去。
這一堆野豬抬回村子頓時引起了轟動。
李長安讓人把其中兩頭大野豬拉到縣上賣了換了六把弓弩,那隻母野豬與小豬崽子則是分了讓參與挖陷阱的幾人各自拎回家吃。
羊肉那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好東西,普通人也不介意野豬肉臊,反正隻要是肉就比糧食好吃。
到了第二日,李長安再次組織人手抓野豬的時候,七個人已經變成了二十多個人。
這回李長安讓家中有兵器的人帶上兵器。
因為府兵製是良家子自備武器參軍,所以唐朝並不禁止私藏兵器,寧成就提了一根鐵槍,另外還有五個人也各自拿著刀劍。
這次李長安指揮著他們直接上了山,卻沒有去捕殺野豬,而是分組去找野豬的腳印糞便,確定野豬經常活動的範圍。
然後再挖陷阱,陷阱上放上青菜和糧食當成誘餌。
順路還挖了一波山貨。
二十多個人,下山的時候就沒有空這手的,各個興高采烈。往日他們不敢自己上山,山中危險,一個說不好人就回不來了,可現在有人組織,二十多個帶著兵器的成年人一同上山還能有什麼危險呢?
又過了幾天,李長安在組織人上山去把陷阱裡的獵物抬下山的時候,已經是浩浩蕩蕩的一群人了。有男有女,最小的才十幾歲,大的已經四五十歲了,一個村子三百來個人,站在這的就有五十多人。
他們每一個都信服地跟在李長安身後,李長安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絲毫不覺得一群成年人聽李長安這個小孩的話有什麼不對。
這一次他們抬下來了十三隻大野豬和三窩豬崽子,其中七隻是從陷阱裡挖出來的,另外六隻則是李長安指揮著他們用弓箭和刀槍殺死的,殺了大豬之後,又順藤摸瓜把小野豬崽子也給一網打儘。
這座山上已經沒有野豬了,至少三五年內不會有大規模的野豬到村裡搞亂了。
所有人的心情都很高興,這麼多隻野豬就算是他們這些人人數多每家也能分到一大扇豬肉哩,更彆提還有他們從山上帶下來的其他山貨,算一算這些東西都夠過年了。
李長安在村裡的地位又一次發生了變化,以前村民看到她隻是對她表示友好,如今這些人看她的眼神已經從友善變成了尊敬。
沒人覺得李長安發號施令有什麼不對。
你要想辦法讓所治理的地方的百姓願意聽從你的命令去做事,要讓他們相信跟隨你是正確的事情。——《基層管理手冊·第二章》編者,李長安。
然後李長安就開始準備找人一起辦鹵味合作社了。
現在已經沒有農活需要做
了,寧村的村民們都閒了下來。
大好的時光怎麼能就這麼浪費呢!李長安每次看到躺在穀場上曬太陽的年輕人都咬牙切齒。
勤勞才能致富╳╳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在這躺著難道是指望從天上掉開元通寶下來嗎?
李長安又把寧成喊了過來。
“娘子的意思是我拉幾個人一起做生意?”寧成撓撓頭,心裡有點想拒絕。
“那不就成了商戶了嗎?”
在大唐商戶可不是個好身份,李白就因為是商人之子,所以根本沒法參加科舉,隻能想辦法通過舉薦入仕。
李長安給寧成解釋:“用不著你們每個人都變成商戶,隻需要有一兩個人做商戶去賣貨,其他人隻負責投資和做鹵味。”
好一通解釋,寧成才明白了李長安的意思。
就是他們把自家的雞鴨拿出來做成鹵味,然後交給旁人讓旁人去賣貨,得來的錢所有人一同均分。
從前是他們自家地裡種出來糧食,然後再把糧食賣給糧商,糧商再將糧食運到其他地方去販賣,而後再有其他商人買了糧食把糧食做成酒水販賣。
如今是他們一個村子裡的人直接將這些事情都做了,賣得的錢財也是他們分。
儘管寧成還有些迷惑,但出於對李長安的下意識信任,寧城還是乖乖去找人手了。
李長安則是去了寧村東邊的那戶寡婦家,這個寡婦名叫馮娘子,長相清秀,先前就是她被村裡的幾個無賴騷擾,幾個月前李長安警告了一番那幾個無賴,她才得了清淨。
馮娘子見到李長安找她,連忙把家裡的凳子搬出來招呼李長安,又洗了幾個果子。
“家中清貧,李娘子莫要嫌棄。”馮娘子輕聲細語,把洗好的果子遞給李長安。
如今已經十月了,可她穿的依然是夏天的那一身衣服,腳上的鞋子還又多了兩個補丁,頭發也乾枯的像雜草一般。
她家裡還有二十畝地,隻她一個人卻種不完,家裡的兩個女兒又年紀還小,幫不上什麼忙,她家算得上是寧村最窮的幾戶之一。
李長安開門見山:“你可願做個商戶?你若願意做商戶,那便跟著我做活。”
做商戶對寧成這樣的良家子來說不是好出路,寧成家算小康之家,他會想著日後若有了孩子可以讓孩子去考科舉,可對窮困潦倒的馮娘子來說卻是頂頂好的事,尋常人想做,還沒有門路呢。
馮娘子自然是願意的。
“隻是我什麼都不會做。”馮娘子揪著自己的衣角,看了李長安一眼,“村西的趙娘子娘家就是縣中的商戶,她嘴巧,許比我更合適些。”
馮娘子怕自己做不好拖累了李長安的生意。
“趙娘子家裡又不缺錢。”李長安嘀咕了一聲。
“你不適合務農,你自己身子骨弱還帶著兩個孩子,就是種地也種不好,屬於寧村的需要幫扶人口。”李長安給馮娘子解釋。
“我的目的不是讓這個生意給我賺多少錢,而是要讓寧村全村人都過上好日子,你也是寧村的一員,但是現在明顯你憑借自己都沒辦法保證溫飽,所以就需要我來幫你一把,幫你找個能保證你溫飽的活乾。”
馮娘子還是不懂,這自己過不好是因為她自己沒能力過好日子,又和旁人有什麼關係呢?李娘子是大善人,她願意幫自己一把,自己應該感恩戴德。
最後馮娘子終於理順了她自己的邏輯,把李長安做的事情歸結於李長安是個大善人,然後心滿意足了。
李長安也沒有再跟她往下解釋。
先把寧村治理好,日後有了實踐經驗才能再把荊州治理好,最後再把大唐治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