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仗馬就是用作儀仗隊的馬匹,對它們的要求就是安靜聽話,一旦發出叫聲就會被剔除出去。
李林甫告訴他們,當今天子聖明難道還需要他們這些諫官提醒嗎。
於是諫言官員地位從此一落千丈,從之前人人都想得到的官位成了現在隻有沒有前途的混日子的官員才不得不做的官位。
隻要有點門路的官員都不會在這個官位上多待。
王維看著自己麵前這些堆滿了笑容的臉,隻覺得往日自己那些不被重視的日子竟然恍如隔世一般。
今日進門的時候,他遇到的同僚連招呼都懶得跟他打,如今調令在手,這些同僚卻仿佛一個個都和他成了八拜之交一樣熱情。
一時間,王維心情複雜極了。
他匆匆應付了幾句同僚,便牽著馬離開了衙門,反正按照陳郎中所說,他現在已經被分到了吏部,這幾日算是他的沐休。
既然受了恩惠,自然要來拜見恩人。左右所有人都已經知道了自己攀附富貴,王維索性就這麼牽著馬直接到了壽安公主府。
李長安正在書房埋頭苦讀,桌子上堆滿了翻出來的書。
比從知網找參考文獻更麻煩的就是純人工手動翻參考資料。
等過兩天就把這些作業都扔給李明錦,她年紀還小,多讀些書對她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好處。
聽到婢女通傳王維來了後,李長安麵上頓時露出了欣喜若狂的微笑。
“將王摩詰請到我書房來。”
王維剛一走進書房,李長安便殷切地讓他坐下。
“臣此來是特意來謝公主……”
“你我之間何必言謝。”李長安揮揮手,對著王維露出了看小白兔般的微笑。
“我聽聞摩詰博學多識,遍覽群書,摩詰可曾讀過《韓非子》?”李長安麵上揚起一個笑。
王維自然讀過《韓非子》,畢竟此書雖然不像儒家典史一般作為唐朝主流經義,可也算不上什麼太冷門的偏僻典籍。
“那摩詰可曾看過有關此書的其他書籍?”李長安又問。
“臣之祖父便學經法,臣家中便有許多法家典籍。”王維實話實說道。
“不錯。”李長安道,“那就勞煩摩詰將其中有關《韓非子》的內容標注出來,最好能幫我整理一份。”
自己找不著參考文獻怎麼辦?當然是壓榨真正的文學天才給她整理了!
王維欣然應下,他遍觀群書,這些東西大多都在他的腦中儲存著,隻是寫出來罷了,不算什麼難事。
二人這才說起正事。
“公主為臣謀吏部員外郎一職,可需要臣做些什麼?”
按理說應當繞一繞圈子,委婉表達自己的意思,隻是王維除了是李長安的下屬外還是她的好友,知道李長安的性子乾脆就直接問了出來。
李長安也沒有客氣:“等過段時間科舉放榜後我會給你一個名冊,你儘量將名冊上的人安排到河南道擔任縣令。”
河南道包括山東和河南兩地,屬於主要產糧地和征兵地,李長安打算圖謀的就是河南道。
安史之亂一起,李長安要將戰亂攔在河南道外。
當然最重要的是以河南道為支援,守住東都洛陽。
東西兩都要保住一都,李隆基和整個中央朝廷在長安城內,李長安插不上手,洛陽那邊倒是可以先布局。
即便淪陷,也要有足夠的人手在淪陷前將天下最大的糧倉——坐落於洛陽城內的含嘉倉,倉中糧食全部搬出來,即便搬不出來也要燒掉,絕對不能落入安祿山之手。
曆史上的安祿山就是拿下了這座天下最大的糧倉才有了足夠的糧食在中原肆虐,又以此為根基劫掠中原百姓糧食供養軍隊。
要不然僅憑從他的老本營範陽運糧,安史之亂絕對撐不了那麼多年。
若是有可能,李長安更想將安祿山的兵擋在汴州或者洛陽外,守住洛陽。
曆史上安祿山的行軍路線是從幽州範陽起兵,到常山兵分三路,從太原、汴州兩個方向往長安方向進發,先打下了汴州,於是又順著打下洛陽,而後到達潼關,直搗長安。
而現在長安和潼關這兩個地方,李長安肯定是插不上手了,倒不如乾脆放棄這兩個地方,先把河南道弄到手,借河南道之力試試能不能守住洛陽。
最好的情況是以襄州、洛陽、汴州為線,守住半個中原,不至於淪落到中原儘喪的地步。
襄州好說,要等到幾年後襄州才會從荊州分出去,如今的襄州還在荊州內,是她的老本營,這一個點肯定是能守住。
現在再要布局,就是河南道和洛陽了。
州一級的地方李長安如今插不上手,縣一級的地方李長安已經可以試著安插自己的人手了。
到時候這些散布在河南道的各個縣就是星星之火,直接繞過州府,由李長安直接派人從這些縣征兵,以最快的速度組建一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