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月君王真實名字叫小濤,從小是跟著保姆長大的。
一歲多的時候,父母離婚。
父親移居國外。
母親為事業打拚,一年半載也見不到一麵。
因此他對於父母沒有太深的感情,偶爾見一麵也像陌生人一樣疏離。倒是和保姆張姨,感情深厚。
張姨照顧她吃喝,陪伴他左右,還會關心他每天開不開心,有沒有和小朋友吵架。
幼兒園開放日的時候,彆的小朋友都是父母來參加。
隻有他是家裡的阿姨來參加活動。
那天從幼兒園出來,他牽著張姨的手問:“我能喊你媽媽嗎?”
張姨驚訝了一瞬,然後笑著揉了揉他的小腦袋:“你媽媽是大老板,我怎麼配當你媽媽呢?小濤,彆怪你媽媽,她是因為工作太忙才沒來參加幼兒園的開放日。”
雖然張姨不願意讓他喊媽媽,可對小濤也是掏心掏肺,一點兒不比彆人家的媽媽差。
在小濤的心裡,張姨的地位早就超越了媽媽。
他喜歡每晚依偎在張姨懷裡,聽著她的歌聲入眠。
喜歡吃張姨做的糖醋排骨,他一口氣能吃一大盤。
上小學後,每當學習進步,得到了表揚獎狀,他第一時間拿給張姨看。
而張姨總會笑著誇他很厲害,鼓勵他要繼續努力。
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張姨早就不知不覺地取代了媽媽的地位。
而他真正的媽媽呢?雖然隔段時間會回來陪他幾天,可他總覺得很生疏。無論她買了多少玩具給了多少錢,那種親密的感覺就是建立不起來。
媽媽也察覺到了這一點,時常覺得沮喪。
在小濤12歲那年生日,她趕著最後一班航空飛回了家。
可當她拿著精美的禮物,推開門卻看到客廳裡,小濤正開心摟著張姨說:“謝謝媽媽送我的禮物,我太喜歡了。”
保姆和她兒子,親密無間。好像他們才是母子,而她隻是個外人。
張姨聽到動靜看到雇主回來,趕忙接過她的行李,笑說:“正好還沒開始切蛋糕,快坐下陪孩子過生日。”
說完,張姨識相地去了廚房乾活。
而小濤卻跟在後麵喊著:“張姨你等下再乾活,先陪我切蛋糕,我們一起吃蛋糕。”
切開蛋糕,小濤順手就把第一塊蛋糕遞給了張姨。
張姨不好意思,轉手又給了小濤媽媽。
也是直到這一刻,小濤媽媽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自己在兒子的心裡還不如一個保姆。
幾天之後,當小濤放學回家,順其自然地喊著:“張姨我餓了,我要吃蝦肉餛飩。”
回應他的是媽媽的聲音:“想吃蝦肉餛飩了?媽媽這就給你煮。”
“張姨呢?”
“她家裡有事,辭職回去了。”
“怎麼突然辭職?就算家裡有事,難道不能辦完事了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