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販罪(1 / 2)

人類這種生物,實在是太聰明了。

聰明到有一天會想,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我要做什麼?

這些問題無論如何都繞不開“我”的概念。

佛家的思想與道家的思想一樣,是古代聰明人對天地,對“我”的哲學探索。

“我”為什麼會思考?“我”如何思考?“我”是誰?誰是“我”?

可以說是哲學的一種初始形態。

但道教和佛教不是,或者說宗教不是。

宗教的目的,是延續宗教以及宗教上層的利益!

小乘佛教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為目的,那是一種修行的方式。若是沒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大概就是關起門來自己跟自己玩的秘密教派。

相對來說,小乘佛教也是有入門門檻的,比如會識字,會思考,會發問,會總結,最主要的是每天都要有時間去想這些。

這樣的人很少。

大乘佛教主張,通過菩薩道和慈悲智慧來幫助一切眾生獲得解脫和幸福。

正是有了大乘佛教,佛教在中原才大興。

因為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難,對底層人來說更是如此。

他們需要一直精神安慰,麻痹自己的思想。

紅雲遊遍整個世界,佛的國度都不存在,自然沒有發現佛可以幫助眾生解脫苦難。

佛法誕生的一千多年裡,眾生依舊很苦,並未改變什麼。

有能力喊著拯救眾生,卻不去做是一回事。沒有能力也喊著拯救眾生,卻是更愚蠢。

他從所見的曆史和現實之中,得出來這個結論。

大乘佛教是騙人的。

“綜合以上,老僧說大乘佛教是忽悠。隻是那些和尚前輩,更好的吃這一碗飯而已。”紅雲禪師譏諷道。

隊伍頻道裡。

王進爵:“臥槽,子辰,這個和尚是不是顛佬啊?”

張子辰:“感覺像狂信徒信仰破滅後發瘋成魔的樣子。”

王進爵:“這個世界,真特麼……”

張子辰補充道:“瘋比多。”

“老和尚一直往西,可曾到過歐羅巴?那裡所有人皆信奉西方教。”唐烎問道。

“自是見過。”

“西方教的經文,老和尚可曾見過。”唐烎又問。

“自是看過。”

“那贖罪券,也是見過了。”

“當然。”

“老和尚可知道,這個世界上最掙錢的是賣什麼?”

“低買高賣,什麼都能掙錢,無非稀有之物更掙錢。等等,莫不是……”紅雲忽然想到了什麼,放下了筷子道:

“罪?”

“是的。這個世界上最掙錢的就販罪。西方教是這樣,佛教也是這樣,道教也是這樣,其他教派多數也是這樣。”

“哈……哈哈哈~真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多謝檀越指點。”紅雲先是低笑,然後放聲大笑,最後笑的眼淚都出來了,又說道:

“你有罪,自然要乖乖掏錢洗滌罪惡,真是妙啊!”

王進爵和張子辰聽得雲裡霧裡,贖罪券他們也了解過,怎麼跟佛教道教扯上了?這特麼的魔佛碰到顛佬隊長,感覺要被隊長傳染了,又瘋又癲。

這其實是宗教底層邏輯。

假如有一個人,父母病死,妻兒病死,孤苦伶仃。這時候有個人跟他說,你這是前生的罪孽導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