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樣啊——”阿楊的語氣像是感慨,又帶著鬆了口氣的感覺,麵上有一絲說不清的快樂,道:“真好。”
以後要是遇上事了隻要不至於死,再不濟也可以在牢裡混飯吃,不至於回師父那兒去。
雨化田雖然不知道阿楊在想什麼,但結合語境和阿楊的表情總覺得一定要讓阿楊把什麼想法憋回去。
阿楊又問:“那犯了什麼事情可以隻用進去關著,不斷手斷腳殺頭,但是可以被關上很久?”
花滿庭發現阿楊問得特彆認真,意識到了什麼,對上阿楊的眼睛,用極認真的態度告訴他:“阿楊,牢裡的飯,是不管飽的。”
顯然,那些武林人就是無意中學會了阿楊這個思路,進大牢躲事情的。
阿楊仔細想想,有些遺憾:“也是,畢竟犯人不給錢,哪裡有這麼多東西給他們吃。”
又忽然
想起,問:“他們吃的,都是府衙掏錢買的嗎?”
李尋清點了點頭,道:“正是。這也是比不小開銷啊。”
感覺朝廷不得不掏錢養著這樣一群犯事的人,阿楊又有點不值,思維一下子從如何去牢裡蹭吃轉變成了如何不讓朝廷這麼受委屈養著這樣一群人。
實際上,由於人力不足,犯事的除了處決了的,受了刑後,多抓去充軍服役。本來他們也考慮過充軍這個選項,隻是武林人背後勢力複雜,本身又桀驁難馴,現邊關無戰事,他們去了也無用武之地,新式武器也不好讓他們接觸,以免給武林帶來更大的混亂。
“那不能找點事情給他們乾嗎?”阿楊點心吃得有點口乾,一口喝完了茶。
雨化田又給桌上添了一輪茶,搖了搖頭,卻打開了新思路。
趙禎不喜大興土木,這個晚上想喝碗羊雜湯都擔心宮裡會有人效仿從而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一直忍著的小皇帝,又怎麼會為了私欲發起徭役。
從前朝開始,徭役的主要內容大部分都是修路,修水庫堤壩等等,趙禎十三歲繼位,接過這個國家後,每年農閒時發起徭役,十幾年下來,陸陸續續把剩餘工作做完,之後隻是每年加固維護。現國內需新造的,隻沿海需多加些港口,等今年秋收之後發起徭役,便能建完。
再者,讓江湖人去服徭役,也絕對不是個好方法。
但是,江湖人,自然有江湖人能乾的事情,雨化田指尖一轉,麵上有了些笑意。此事有了思路,可以之後慢慢商議。
眼下重要的是。。。
“這點心不錯,合芳齋的?”嘗了口栗糕,問道。
“正是,家中幼弟慣來喜歡他們家的口味。”李尋清像是什麼也不知,答道。
剛剛阿楊問了話,扯開了話題,現下他又講回西湖的魚兒和蓮子。趙禎聽著有趣,旁人講喜歡,出來隻歎風光,哪裡這麼多趣事。又問著阿楊,讓他講一些旅途中所遇。
約半個時辰後,雨化田送趙禎回宮,心情頗好:“此人可用,用在武林,正合適。”
阿楊與花李二人告辭,花滿庭臨走前,特對他說了一句:“若是你往後遇上了什麼麻煩,不必跑到牢裡去,我府上的門,總是願意為朋友開著的。”
阿楊回了客棧,看見被丟著桌上的禮單,才想起來自己有了個宅子。
不過現在,阿楊端坐於椅上,學著提督對著下屬時那從眼睛兩邊瞥人的樣子。阿楊初見就覺得極有氣勢,打定主意要學著去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