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存在過 想要福利得自己爭……(2 / 2)

逆風熱戀 滋瑤 3896 字 10個月前

“我認為,MilkyWay基地的資料和數據,供你做一個學術小論文應該已經足夠了,在我這,你還希望知道什麼?”

“那些寫在文件上的白紙黑字都是死板的歸納概括,我還想聽一聽,作為電競圈神級偶像的你,來談一談手遊職業化這些年來的變遷。”

“進入電競行業,成為職業選手,拿下世界冠軍,是我人生一個階段性的目標,從未有過吸粉方麵的考量,甚至對被流量化和娛樂化有些反感,如果你認真閱讀過我的相關采訪,應該不難得出這個結論。”

“但你不能否認,在任何一個行業或者領域,努力到頂尖的位置,勢必會成為一群人的標杆,不管你是否願意,成為偶像的那個人,身上都承載著引導行業規範化和粉絲良性追星的責任。”

林芷沐的這番話,讓蕭霆燁愣了愣,他記得在自己第一次跟蘇菀談論起偶像存在的意義之時,也是被這樣類似的話教育著,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愛屋及烏已經推廣到了相同的字句上,總之,在這一刻,蕭霆燁對林芷沐的戒備少了幾分。

“當遊戲隻是一款娛樂消遣的工具時,玩家對它的需求是可有可無的;但如果它出現了一係列嚴格的考評機製,並且成為一項可以帶來名利的職業,受眾對它的期待和定位會變得不一樣。”

“能說的具體一點嗎?”

“遊戲沒有門檻,但電競有;當廣泛接觸的玩家發現,要走向職業化的操作同時需求天賦和努力的時候,我們這些有資格站上賽場的人就成了他們信仰的代表,職業選手在峽穀裡的一舉一動會對他們的支持者有直接的激勵作用,

所以,成績出色的那些隊伍或者選手就會成為偶像,持續不斷地吸引著粉絲的注意力,而為了保持對喜歡的偶像的支持,這些粉絲也會對遊戲本體產生持續的關注,大概就是這樣。”

“你既然選擇在巔峰退役離開電競圈,後來為什麼又購MilkyWay,重新涉獵這個行業?”

“走是為了完成個人承諾,回來是為了讓團隊走的更遠。如果電競隻能成為選手們曇花一現的事業,那麼它對人才和資源的浪費是會引起反噬的,我希望它能在各個環節為不同年齡層的專業人士提供崗位,真正成為一個行業。”

“從選手到老板,你看待電競產業的角度會有改變嗎?”

“不會。我始終認為職業選手應該把重點放在比賽,而不是商務;當然,這個行業裡有與我的看法截然相反的人,例如林瀛資本的總裁林思妍。”

林芷沐確實好奇過蕭霆燁與林思妍的關係,他們在對電競的看法和做戰隊的運營上,有不小的矛盾差異,

早年間,蕭霆燁還是職業選手時,一直很抗拒跟林思妍談合作,可後來他退了役,收購了MilkyWay,兩個公司卻一直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

興許是看到了林芷沐表情裡的為難,蕭霆燁主動把她的問題接了過來:“你是不是在好奇,我們的關係?”

“是的。而且,因為,你們曾經不止一次,鬨上過八卦頭條……”為了不惹怒對方,林芷沐問八卦時,顯得格外小心翼翼。

“我們是亦敵亦友的競爭對手;無論哪個行業都需要有相互牽製的係統才能產生健康的發展生態,

早期,或許我們是起過衝突,但後來都各自退讓妥協了一步,

她把經紀人運營製度放在了次級聯賽,帶動了更多的用戶關注,有效提高了行業整體競技實力。”

“都說,王者榮耀是五個人的團結,而不是一個人的衝鋒,因為選手之間的年齡差異和各戰隊的實力參差,就會存在著隊友走著走著就散了的情況,每當有身邊的人退場,你會不會難過?”

“電子競技就是滿目榮耀,滿身遺憾,有人來,有人走,都很正常。強行拉長選手更新迭代的時間,反倒是不利於整個行業的壯大,注入新鮮血液永遠是保持年輕的最佳方法。”

“那Perpetual選擇消失的原因,也是因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