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帶領人們來到了敖岸山,他們宰殺了一隻母羊,然後用它來祭拜土地之神。接著,他們來到了青要山,發現這裡有一種名貴的礦泉水湧出。禹王命令將這種珍水引導向北流入黃河中。他們還遇到了一位名為武羅的神祇,名叫魈。他長著人的麵孔和豹的花紋,小腰白齒,穿著金銀器,兩隻耳朵上都戴著珠寶,他的聲音像玉石一樣清脆動聽。禹王為了向武羅神祭祀,獻上了一頭羊作為磔祭品,還用一隻雄雞作為祭品埋在地下,用稻穀煮成的飯團作為祭品。在向東十裡的地方,有座騩山,正回的水源就發源於此。禹曾經命令疏導這條河水,使其向北注入黃河。回水(正回水)裡有很多飛魚,它們飛出水麵時,就會被人們用網捕撈。有時候,人們也會用杖擊打它們。這些飛魚的形狀像小豬,身上有紅色的花紋。禹王說:“你們害怕雷鳴,但是如果吃這種魚,就不會怕雷聲,而且還可以保護你們免受戰爭的傷害。”於是他們各自取下魚肉,品嘗食用。他們又走了四十裡,到達了宜蘇山,這座山上有很多金玉,還有一條叫做玉之水的河流湧出。禹王命令將這條河引導向北流入黃河
中。
他們又走了二十裡,到達了和山,這裡是太吉泰逢氏居住的地方,也是九條河流的彙聚地。這九條河流彎曲多變,形成五重彎,最終合流向北注入黃河中。太吉泰逢氏已經去世,因此被尊為這座山的神祇。他長得像人,但卻有著虎的尾巴,喜歡住在荀山的陽光下,出入時帶有光芒。遠語對各位將領說:“善於扶助大聖治理水患,使生靈得以安寧,這是大家的幸運。”眾人見到了,朝著空中拜謝。禹王於是擺設了一隻牡羊,裝飾上吉玉。又用一隻雄雞作為祭品,用稌米作為祭祀用品。他說:“這是泰逢神,能動天地之氣。”他們經過鹿蹄山,這座山上也有很多金玉,還有一條叫做甘水的河流湧出。禹王命令將這條河引導向北流入洛河。他們再往前走了五十裡,到達了扶豬山,這裡有一條叫做虢水的河流湧出。禹王命令將這條河引導向北流入洛河。他們向西走了一百二十裡,發現了一種像蒼牛的動物,名叫犀渠,它喜歡**。正巧章亥和豎亥兩個將領先行開路,犀渠用它的力量攻擊他們,但當它看到這兩個人的時候,非常高興,像一個嬰兒一樣跳躍歡呼。就在章亥趕到的時候,犀渠從山上衝了下來,露出鋒利的獠牙,不分敵我,向前猛咬過去。章亥揮起鐵錐來戰鬥,你看它:犀渠性情凶狠,猛地跳過來向人挑釁。將軍威風凜凜,手中的大鐵錐無情地舞動,猶如狂風般飄忽。犀渠說:“我是山中的獸王,已經有千年的存在。”將軍回道:“我是天上的魁宿,掌管著九重天。”犀渠繼續說:“財物送到門口,難以離棄。”將軍回道:“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怎麼能輕易放過。”兩人你來我往,你跳我舞,不一會兒,獸王疲憊不堪,低頭乞求饒命,搖動著自己的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