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尚在三天前仰望天象,看到一股祥雲逐漸靠近渭水西岸,就知道有位賢明的君主將要到來。他特意把釣竿放在垂楊岸邊,然後隱居起來不再露麵。等到武吉帶著西伯來到這裡,卻看不到子牙,隻得來到磻溪石室。見到這裡林木蒼翠,環境清幽雅致,泉水與石頭相互交錯,雲霧和樹木相互映照。不久,一位小童子出來迎接西伯侯和他的隨從,帶領他們一起走進後堂。 西伯侯問小童子:“主人現在在哪裡?” 小童回答說
:“今天有幾個道友邀請他一起去山裡采藥,他們將在三天後才回來。”西伯侯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說:“訪問賢者卻無緣相見,這是我的不幸。” 於是,他拿起筆和紙,在琴案上寫下了二十八個字,寫道:“宰割山河布遠猷,大賢抱負可克謀。此來不見垂竿老,天下人愁幾日休。”
西伯侯寫完之後,散宜生說:“古時候,湯王曾經三次派人去莘野聘請伊尹,才最終得以成功。要想見到賢者,必須要有真誠的心意,才能有機會相遇。我們應該保持清淨的心靈,守著戒律,再去拜訪他。” 西伯侯說:“好的。”於是,他離開了草堂,上了車,返回了自己的領地。在綠楊樹邊,他看到了那個釣竿,但他仍徘徊不進去。他又讓人拿了筆和紙,寫下了一句話,讓使者送到石室裡,寫道:“我遠道而來,想找到賢者,在溪邊等待,但卻不見賢人隻見到他的釣竿。一根青絲竹竿懸掛在綠柳樹邊,紅日照耀著滿江水,它像是在流淌著空虛。”
西伯侯駕車回到了自己的宮殿,然後對文武百官說:“我要進行清淨的齋戒和沐浴,然後再去磻溪。” 辛甲進來說:“我們之中百姓的絕大多數,隻有三分之二,現在隻是想見到一個漁夫,他肯定會帶領我們去拜訪賢者,為什麼要進行清淨的齋戒和沐浴,對他要像是神明一樣恭敬,像是母親一樣尊敬呢?” 西伯侯笑著說:“對於賢者,我們應該儘到敬禮的責任,怎麼能夠懈怠呢?”於是,辛甲默默地退了下去。
當時是商朝紂王十五年,是辛酉年,秋季的九月份,西伯侯再次前往磻溪尋找那位漁夫。他撤銷了所有的戰爭器械,隻帶了文武百官,準備出發前往岐州。散宜生提議說:“宜封武吉為引領車駕的將軍,以表彰他對於尋找賢者的熱心追求。” 西伯侯同意了這個提議。於是,西伯侯封武吉為引領車駕的將軍,讓他負責保護車輛和隨從人員,然後出發前往渭水。武吉接受了這個任命並表示感謝,然後大家慢慢地前進著。一開始,子牙懷疑西伯隻是來打獵而已,並沒有真心誠意地尋找賢者,所以他一直躲藏著不出來。但是當他看到西伯留下的帖子,知道他的心意真誠,決定再次前來,於是他又來到了磻溪垂釣。他端坐在那裡,扶著漁竿一動不動。西伯侯駕車來到溪邊,讓武吉先去探查情況。武吉看到子牙獨自在溪邊釣魚,回來告訴了西伯。西伯侯下車,和隨從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