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病得很重,成王和群臣前往他的府邸探望,問道:“叔父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如果他不幸去世,國家大政將會由誰來掌握呢?”周公姬旦回答說:“國家大政,召公、畢公等人在朝中,陛下不必過於擔心。我去世之後,隻希望陛下能夠親近賢人,遠離奸佞,關注國家民生,這樣天下就會自然而然地太平了。”周公姬旦又告訴同僚畢公等說:“我去世之後,希望你們能夠全力輔佐陛下,不辜負做臣子的職責!”說完後,周公流下了眼淚,成王和群臣也跟著哭泣起來。之後,成王駕車回到了宮廷。當天晚上,周公姬旦去世了,享年八十二歲。他在周朝製定了許多禮儀和音樂,堅守忠誠和節操,成為後世人臣的楷模。當天,天色昏暗,風霧迷漫。後來的史官有詩讚頌道:“喈彼姬公,為周砥柱。製禮作樂,定安遵居。輔弼幼王,儘心所事。掃蕩流言,大節安舒。節彼太廟,巍然中立。後世人臣,惟公是式。”
周成王聽到報告後放聲大哭,對伯禽說:“你父親一生辛勤勞苦,朕無法報答,如今他去世了,賜給你魯國作為祭祀之地,允許你使用天子的禮樂,以此來表示朕對你叔父的恩情。”伯禽感激地接受恩賜,前往魯國。
這時,周公已經去世,成王擔心四方百姓不能順服於王化,於是對召公奭說:“你應該去巡視南方,代替朕宣揚教化,以使百姓安定。”召公奭接受了成王的命令,離開朝廷。第二天,整裝待發的召公奭一行到達嵩山下,忽然聽到深林中傳來鵲鳥的叫聲,一群鳩鳥在巢中起舞。召公問旁邊的人:“前麵林中的鳥聲這麼喧鬨,是什麼鳥呢?”身邊的人回答說:“靠近山林才能了解鳥的叫聲,我們不知道它們的叫聲,怎麼知道它們的種類呢?您最好找住附近的樵夫問問,就知道它們的種類了。”召公聽從建議,叫來了樵夫問道。樵夫回答說:“長著白色翅膀,頭上有綠色的鳥是鵲,羽毛有斑點和棕色的鳥是鳩。”召公問道:“鳩和鵲都是不同的鳥,為什麼它們會組成一隊,飛到同一個巢裡呢?”樵夫回答說:“鵲具有聰明巧手的特性,能夠建造巢穴。而鳩的性格較為愚笨,不會建造巢穴,所以它們隻能共同居住在鵲的巢穴裡。”召公問道:“鳩和鵲是不同的鳥類,為什麼鵲肯讓鳩和自己住在同一個巢裡呢?”樵夫回答說:“當今的天子以仁德治理天下,所以他的教化甚至能感化禽獸。”召公聽後非常高興,於是獎賞了這位樵夫。
車馬隨後行駛到了雍縣,守臣陳君率領左右手下出城迎接。召公進入城內,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