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宋襄公野心勃勃,竟想靠殺戮稱霸諸侯!(2 / 2)

通史演義 小衛的 3817 字 2024-04-06

高虎帶著世子昭再次前往宋國尋求援助。

宋襄公剛領兵回國,看到世子昭來了,非常驚訝,問他來乾什麼。高虎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告訴了襄公。襄公說:“這都是因為我班師太早的原因。世子放心,有我在,還怕不能進入臨淄嗎?”宋襄公立即命令大將公孫固增加車馬數量,之前與衛國、曹國、邾國一起進軍時隻用了兩百輛車馬,但今天獨自行動,增加到了四百輛。公子蕩被任命為先鋒,華禦事則擔任後勤,親自領導中軍,護送世子昭,離開宋國境內,再次進入齊國境內。那時高虎已經率領前鋒軍隊,到達了齊國邊境。當看到是高相國的軍隊時,把關的官員立即開門邀請他進入,直接前往臨淄下寨。

宋襄公看到城門緊閉,命令三軍準備好攻城器械。城內的公子商人對公子元、公子潘說:“如果宋國攻城,肯定會驚動百姓。我們率領四家的人馬,趁他們還沒有安定下來,一起發動攻擊。如果僥幸獲勝,那自然是好的;如果不幸失敗,我們各自尋找避難之處,再作打算。總比死守在這裡強,萬一諸侯的軍隊都來了,那可怎麼辦?”公子元和公子潘也同意這個計劃。於是在當天晚上,他們夜裡開城門,分彆率領軍隊出來襲擊宋國的營寨。但是他們不清楚宋軍的真實情況,隻攻擊了先鋒軍隊公子蕩的前營。公子蕩措手不及,被迫放棄寨子逃跑了。而世子昭的中軍大將公孫固聽到前方出現了危機,急忙率領大軍前來支援。華禦事和齊國的老大夫高虎也各自率領部下前來接應。兩軍在一起混戰,一直打到天亮。即便四個家族的支持者人數眾多,但他們各自為了自己的主人,內部並不團結,難以抵擋宋國的大軍。經過了一夜的混戰,四家人眾已被宋軍打得七零八落。公子元擔心世子昭進入國內會惹上麻煩,於是乘著混亂,引領一些親信逃到衛國尋求避難。公子潘和公子商人則帶著敗兵進入城內,但是宋軍緊隨其後,城門無法關閉。崔夭為世子昭駕車,率領軍隊直接衝進了城內。上卿國懿仲聽說四家的兵力已經散去,世子已經進城,於是他**了所有的官員,和太傅高虎一起擁戴世子昭繼位。這一年被定為孝公元年,孝公繼位後,根據各人的功績進行封賞,崔夭被提升為大夫。他大規模地發放金帛,豐厚地犒賞宋軍。襄公在齊國境內停留了五天後,才返回宋國。這時,魯僖公正在調動大軍去救援公子無虧,聽說孝公已經繼位,於是在中途返回,從此魯國和齊國之間產生了嫌隙。這個我們後麵再說。

公子潘和公子商人商量,決定把出兵抵抗敵人的責任推到公子元身上。國懿和高虎兩位大夫知道四家都有份參與,他們希望孝公能消除仇怨,和四家修好,隻懲罰首倡叛亂的雍巫和豎刁兩人,將他們的黨羽全部誅殺,其他人則全部赦免。在那年的秋天八月,人們在牛首堈上安葬了桓公,建立了三大墓。同時,把晏蛾兒附葬在旁邊,另外建立了一個小墓。因為公子無虧和公子元的原因,把長衛姬、少衛姬兩位宮女以及宮中的侍從們全部陪葬,死亡人數達幾百人。後世在西晉永嘉末年,天下大亂,有個村民發現了齊桓公的墓,墓前有一個池子,放著水銀,寒氣觸鼻,讓人不敢進去。幾天後,氣味逐漸消失。於是他帶著凶猛的狗進入了墓中,並發現了數十斤黃金、珠寶、玉匣、彩繒和軍器等等,價值連城。墓中的骸骨散落在一旁,這些都是當年殉葬的人。這足以證明孝公當年為他的父親舉行的葬禮是非常隆重的。但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髯仙有一首詩說:“疑塚三堆峻似山,金蠶玉匣出人間。從來厚蓄多遭發,薄葬須知不是慳。”

話說宋襄公,自從打敗了齊國的軍隊,讓世子昭繼位為齊國君主後,他認為自己取得了非常偉大的功績,因此想號召其他國家,代替齊桓公成為盟主。但是他也擔心這樣做會引起大國的不滿,所以他先與滕、曹、邾、鄫等小國達成了協議,在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