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秦晉之好:重耳如何利用婚姻聯盟鞏固權力?(1 / 2)

通史演義 小衛的 3011 字 11個月前

《通史演義》全本免費閱讀 []

楚王對重耳說:“公子如果回到晉國,你打算用什麼來回報我呢?”重耳回答:“貴國擁有的珍寶、絲綢、綢緞等物品,都是君王您富足的象征;而羽毛、牙齒、皮革等產品,則是楚地的特產。我能拿什麼來回報您呢?”楚王笑著說:“雖然如此,但是我總得有所回報。我想聽聽你的意見。“重耳回答說:“如果托您的福,我能夠恢複晉國,那麼我願意與您友好相處,共同安定百姓。如果不得已,我們可以在平原廣澤之間會合,用戰車進行比試,我請求讓您三舍。”按照行軍規定,每行進三十裡就要停下來休息,這叫做“一舍”,而三個“一舍”就是九十裡。如果有一天晉國和楚國發生戰爭,我會退避三個“一舍”的距離,不敢立刻交戰,以回報楚國的熱情款待之恩。當天飲酒結束後,楚國的將領成得臣對楚王生氣地說:“您對晉公子非常優待,但是今天重耳說話不恭敬,如果他回到晉國,一定會忘恩負義,我請求殺了他。”楚王回答說:“晉公子是一個才華出眾的人,他的隨從也都是國家的重要人物,看起來似乎有天助。楚國怎麼敢違背天命呢?”成得臣說:“如果您不殺重耳,就拘留狐偃、趙衰等幾個人,不要讓他們再給晉國帶來幫助。”楚王回答說:“如果留下他們,我們無法利用他們,隻會招致怨恨。我現在正在對公子施以恩惠,用怨惡來換取恩惠,並不是一個好策略!”於是楚王對晉公子的待遇更加優厚了。

話說兩頭。在周襄王十五年(晉惠公十四年),這一年晉惠公身體有病,不能上朝處理政務。他的太子圉,長期被質押在秦國,圉的母親家是梁國。梁國國君無道,不關心民生,成天隻知道興建土木工程,使得百姓怨聲載道,紛紛逃離梁國,投奔秦國以躲避繁重的勞役。秦穆公趁機利用民眾對梁國國君的不滿,命令百裡奚派兵襲擊梁國,將其滅亡。梁國國君被**的民眾殺死。太子圉聽聞梁國被滅,感慨道:“秦國滅掉了我外家,這也太輕視我了!”於是他對秦國產生了怨恨之情。後來,他聽說惠公病重,心想:“我孤身在外,既沒有外麵的同情,也沒有內部的支持。如果我的父親不幸去世,諸位大臣可能會立彆的公子為國君,那我就會在秦國一輩子做個亡命之徒,與草木沒什麼不一樣。還不如逃回去,服侍國君於病床前,來安撫國人的心。”那時,太子圉和他的妻子懷嬴在枕頭之間,向她解釋了他的計劃:“我現在既不想留在秦國,又不能回到晉國,這是因為我不能割舍夫妻之情。你願意跟我一起回到晉國嗎?這樣公私兩全。”懷嬴聽了,淚流滿麵,回答說:“你是一國世子,卻被扣留在這裡,想回去是應該的。我的君主讓我侍奉你,是為了表達對你的支持。但是,如果我跟隨你回到晉國,那麼我就違背了君命,犯了大罪。你自己決定吧,不要跟我說這些話。我不敢跟隨你,也不會向彆人透露你的計劃。”最終,太子圉獨自逃回了晉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